看到這一幕,歐陽蕓眉頭一皺,輕聲喚:“爹。”
“蕓兒……你怎么來了?”歐陽賢愕然,眼下這狼狽模樣實不愿讓人看見。
“女兒來接爹回家。”歐陽蕓提著琉璃燈緩步上前,燈火熠熠,映照出她搖曳的身姿。
聞言,歐陽賢難為情地啟口:“還有一刻刑罰才領罄……”
“那剩下的這一刻便由女兒陪爹一同吧!
“胡鬧!”歐陽賢還未來得及阻止,便見歐陽蕓順了順霓裙跪下,沒有絲毫猶豫。
父女倆都沒有說話,便只是這般靜靜地跪著。
良久,歐陽蕓打破沉默。“爹,女兒有一句話想問爹,不知當問不當問?”
歐陽賢“嗯”了一聲,沒有拒絕。
“爹可愿告老還鄉,從此閑云野鶴不問政事?”
“先帝驟逝,少帝年幼登基,朝政大權全落入攝政王手中,如若那廝狼子野心,那新皇豈不危矣?”
“那依爹之見,藺王爺在攝政期間可曾做出危害國家社稷、殘害忠良之舉?”
歐陽賢聞言,一陣默然,思忖了許久,方緩緩開口:“這倒沒有。”
人性真的很奇怪,人們一旦不同道后,便無時無刻希望對方能行在有悖道義的道路上,好落實自己口中的大逆不道。
“既然沒有,那爹何妨信他一回,只要藺王爺心系社稷,行事不偏仁道,那么是否獨攬大權又有什么關系呢?!”
“可陛下年幼——”
“陛下再年幼,終究會長大,爹是想當一回賢臣,還是權臣呢?”前者,為君為國為百姓,胸躬盡粹死而后已;而后者便只為爭權奪利,至死方休。
歐陽賢深深嘆了口氣,只道:“也罷,也罷。”
第2章(2)
父女倆難得談心,歐陽賢趁機問了問:“蕓兒,你怨為父答應這門親事嗎?”
“說不上怨,就是有些不喜歡罷了!
“為什么?因為藺王爺是為父死對頭的緣故嗎?”
“倒不是!睔W陽蕓搖搖頭,“因為這名未來夫君不是女兒自個兒找的!
“為父倒不知道我家的蕓兒這么有主見!
“爹,女兒本來就很有主見的,是爹疏忽了。”
“呵呵呵……”
父女倆一同跪在青龍門前這一幕,全收進了觀景樓臺上那一雙隱著莫名心思的眸;蛟S是距離遙遠,又或許是夜色朦朧,任憑眸光如何輾轉流轉,卻是怎么也看不清那張清麗的臉,只余心間對這父女同跪的溫情畫面的震撼。原來,再怎樣冷情的人,見著這畫面,內心也會不由自主生了羨慕。
待責罰領罄之時,天地間已經升起了一輪明月。
歐陽蕓來的時候想得不周到,只乘一頂轎子;眼下歐陽賢跪了一晚也乏了,于是便讓他先乘轎回去。
歐陽蕓許久未出來透透氣,便隨意在附近走走,只見遠處觀景樓臺上站著一人,她一眼便認出正是那日理萬機的攝政王。那人猶如那日所見,如畫中謫仙般淡雅脫塵,一頭黑得發亮的長發披在身后微微飄揚,可惜這樣的距離看不清表情。
目光遲遲無法移開,歐陽蕓不自覺朝那樓中影躬了躬身,心想那人未必會看見自己,便站在原地怔怔望了許久。
她從不知道,僅只是這般遠遠望著樓臺上的身影竟也能夠失了神。
興許是看得太入神,才未發覺有人朝自己走來。
“歐陽小姐!
“你是?”歐陽蕓狐疑地看著來人。
“奴婢是藺王爺身旁的侍婢。”
答話的侍女向她躬身后,便緩緩說明來意:“王爺說夜冷風寒,擔心小姐受涼,讓奴婢送件披風來給小姐!
“藺王爺怎知道是我?王爺的眼睛不是不好使嗎?”話說得有些心虛,生怕方才自己怔望樓臺的舉動教那人察覺了。
“今兒個王爺雖然罰了一票大臣,但在青龍門受罰的就只有歐陽大人一人而已。王爺看著納悶,于是問奴婢和歐陽大人并肩跪著的人是誰,奴婢認得小姐,便回答王爺說是小姐您了。”
“原來如此!睔W陽蕓笑著接過披風,鳳紋錦織的披風上頭還留有余溫,暖了手也暖了心,“請代我向藺王爺說聲謝謝。還有……”頓了頓,嬌美的臉頰添了絲靦腆,“就說,夜深露重,也請王爺多多保重。”
“奴婢會如實轉達。”
歐陽蕓抬頭望向樓臺上的人,隱約覺得那人像是也正朝這里望,她心一驚,立即轉移視線,不敢再看,慌亂地將披風裹上肩頭,連來時提的琉璃燈也忘了拿,便急匆匆地走了。
于此同時,駐扎在帝都十里外的鳳陽王大軍營地內。
“王爺,攝政王當眾宣詔了!币唤拥较ⅲ髮④娗亓Ρ懔⒖糖巴鲙洜I帳中報告。
“意料之中的事!倍俗谠獛浺紊祥]目養神的鳳無極眼睛抬也沒抬一下,問道:“驗詔書一事進行得如何?”
“聞太傅起了頭,引得其他大臣紛紛附和,但被攝政王拒絕了!必M止拒絕而已,當下還懲戒了一干人等,此事在朝堂引起一陣軒然大波,任誰都想不到這新上任的攝政大臣這么快就尋隙替自己樹威,在議政大殿上逐一把眾家大臣們洗了臉,作風可謂非常強悍。
“王爺,看來傳聞不假,攝政王手上的詔書確實有古怪!
先帝遺詔中,一道宣布繼位人選,一道授予藺初陽攝政大權,但根據先帝身邊伺候的太監透露,先帝其實總共擬了三道詔書,如若那名太監說的屬實,那么第三道詔書至今恐怕還握在藺初陽手里,可惜那名太監早讓人滅了口,要不興許還能從他身上探得一些蛛絲馬跡。
“秦力,本王聽說父皇是在皇靈寺擬的詔書?”鳳無極若有所思地問。
“回王爺,此事秦力已向皇靈寺的住持打探過,確實不假!
“那便派人再探探吧!
“王爺是否還在為先帝詔書內容感到納悶?王爺戰功彪炳,屢屢為國建功,為何先帝最后卻是傳位給六皇子……”
鳳無極嗤之以鼻,“你當真以為本王會稀罕?”那把龍椅?呸!
“秦力,別再讓本王聽到你認為本王覬覦那把龍椅的話,本王沒那個心思!
秦力愕然,低聲應了“是”,便接著問道:“王爺,請恕秦力愚昧,王爺既然無心于此,為何大費周章命秦力調查詔書之事?甚至不惜只身潛回帝都密會聞太傅,還讓他煽動百官向攝政王施壓驗詔?”
秦力跟在鳳無極身邊多年,知道他行事一向難捉摸,可這回還真是大大出乎他意料了。這個理應離龍椅最近的人,居然說對那把椅子不感興趣!
“本王縈心詔書,那是因為本王不容許任何人褻瀆先皇遺詔。何以先皇身邊的太監才不小心說溜嘴,不久后便遭人滅口?他是遭了誰的毒手?又是誰這樣急欲掩蓋第三份詔書存在的事實?”
答案,昭然若揭。所有矛頭全指向一個人——當今的攝政王,藺初陽。
“本王偏要瞧瞧那第三份詔書究竟寫的什么內容,這么見不得人!彼议_那重重黑幕瞧個明白。
朝堂上的事鳳無極不感興趣,那些大臣們要怎么斗得你死我活也與他無關,但他就是對藺初陽那人獨攬大權有些看不習慣,那人與他同年,他卻得喊他一聲皇叔。第一次見面時,鳳無極恭恭敬敬地對他行了叔侄之禮,怎知藺初陽只淡淡應了聲“嗯”,連個客套的場面話也不說半句,冷淡得揚不起一絲情緒變化;從那之后,有好一陣子宮里都在傳高高在上又驕傲無比的鳳陽王被自家皇叔當眾下馬威,此后,只要他倆一同在公開場合出現,這樁陳年舊事便會被掀出來說嘴一次,雖然只敢在私底下竊談,但這些蜚短流長聽在鳳無極耳里就是覺得不痛快。說白了,弱冠之前的藺初陽不過是個被太祖皇帝流放在外的落魄皇子,他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