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电竞app-中国知名电竞赛事平台

言情小說 >> 古代,架空,架空 >> 重生穿越,近水樓臺,日久生情 >> 懶女古代日常作者:寄秋 | 收藏本站
懶女古代日常 page 11 作者:寄秋
    如今到了絲綢的故鄉,她還能不為己謀利嗎?一圓前世未竟的夢想,尤其在她聽說了蜀地的冬天會很冷后。

    做完蠶絲被,還能繼上一件蠶絲絨衣,一舉兩得。

    “這……這是什么?”看起來像犁田的鋤頭,可又多了好幾葉鐵片,兩側有條粗繩拉搖著。

    “爹、娘,大哥、大姊,你們先不管這是什么玩意兒,只要把地面的雜草、雜樹清除了,一會兒就知道!

    雖然不懂寧知秋的用意,一家子抱成團的寧家人倒不怨天尤人,當真干起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泥腿子活兒。

    只是他們都沒干過這種重活,很快的雙手就血跡斑斑了,大傷口、小傷口密布,紅腫不堪。

    被流放的人不干活就沒有飯吃,他們手邊的銀兩撐不到一年,若不未雨綢繆地預做準備,到時只有坐吃山空,等著餓死的分,因此再苦,每個人都悶頭苦干。

    而寧知方則負責將割下的野草、野樹收集起來,誰放在寧知秋指定的地方,在高溫的爆曬下,很快就枯干了。

    花了一天的功夫,也就整理出一廟地左右,二十畝地恐怕要花上將近一個月吧!那時還來得及種稻嗎?

    次日——

    “二姊,你把咱們家的驢子拉出來做什么?光靠一頭驢子吃不了多少草!倍⑻愊胩扉_了。

    “誰說我要讓驢子吃草,是讓它耕田。”成不成就看這一回了,她也沒什么把據。

    “讓驢子……耕田?!”她在開什么玩笑?驢子裁人運貨還行,讓它下田想累死它呀!

    “把昨兒個打鐵鋪送來的農具往驢子身上一套,我算過了,不會太重,它拖得動!彼牧歼^,重量、大小只有原來的三分之一,葉片緊實有斜度,人土一翻一掀并不吃力,減少人力的耗損。

    “你說這能用?”二姊的腦子壞掉了。

    “不能用我做來干什么,嫌銀子多嗎?”要是不能用她豈不是心疼死,花了九兩銀子哩!足夠買半年的米糧了。

    當華勝衣帶了百名“軍民一家”的土兵來到寧家的墾荒地時,個個眼睛睜如牛眼,難以置信一頭驢子不到半日就犁完一畝田,而且還沒累到四蹄發顫,站不起來。

    這些人當中也有不少人是莊稼漢,他們很快地發現玄機,一個個兩眼發亮的沖向田里,興奮不已的看著套在驢子身上的鐵具,十分好奇又狐疑的摸來摸去,好不歡快。

    “哎呀!你們這群蠢兵,不要把我們剛犁好的田地又給踩硬了,你們若是想試試就把周邊的草和樹給除了,留下中間這一塊不要動,一會兒有得你們玩!笨蓯,沒見過世面的土包子,她不過把鐵牛車改良了一下。

    曾經參加過農體驗營十日的寧知秋看過農用拖電機,車頭后面可以掛上各種深耕淺挖的農具,她改良的便是其中印象最深的一種,還能畫出簡略的草圖。

    但她畢竟不是農業專家,而且是第一次做,因此在真正使用前她不敢肯定真的能用,只能碰碰運氣。

    沒想到真的讓她試成了,雖然不盡完善,但在以人力耕種為主的農業社會來說,這已經是不可思議的發展,讓見者蠢蠢欲動,忍不住要試一試。

    很難想象會看到這種情形,一群士兵爭先恐后的按照寧知秋所說除掉周邊三畝地的野草、雜樹,然后驢子累了就用自己的戰馬上場,搶著試犁新農具,甚至把犁過的地方又重犁好幾遍,四畝田地犁得十分松軟。

    而后,她讓人挖溝,十六畝荒地在里頭,四畝已開墾的田地在外圍,兩處交接點挖出一尺寬、兩尺深的溝渠。

    日前她買下的石板派上用場了,鋪在溝底和溝側,整齊排列,再用煮好的糯米汁加石衣水涂抹,等干了之后這水溝將十分堅固。

    更讓人驚奇的在后頭,寧知秋連幫浦和水車也弄出來了,她一擠壓幫浦就有地下水流出來,水帶動水車又按壓幫浦,形成循環,不用人力施壓便能極出灌溉用水。

    水順流流入溝渠,十六畝荒地很快被水給圍繞住。

    此時荒地的正中央堆滿干草,寧知秋讓人一把火燒著了,火勢一下子蔓延開來。

    “二姊,你究竟在做什么?”寧知方忍不住一問。

    “我先做了防火線,我們的地太貧瘠了,想燒點草木灰肥,但是蜀地夏季太干燥,隨便一點火有可能引發大火,為了確;饎菰诳煽刂频姆秶鷥,我先各往外移一畝,除去引火的草和樹,只剩下燒不起來的泥土,再挖了一條溝注水,大火若失控了能及時舀水滅火。

    “而且以后爹和大哥也不用辛苦的挑水,有這條灌溉水溝,取水不辛苦。”

    其實寧知秋很大膽,根本是個賭徒,她全是靠賭的,在看到地上滲水時,她便猜測底下有條地下河流,她看哪里的泥土最潮濕便在那里鑿井做幫浦,跟老天爺賭一賭運氣。

    也許是穿越女的好運吧!真讓她給賭對了。

    小時候她在鄉下外婆家住過幾年,那時候外婆家后院就有一個汲水的幫浦,她很喜歡玩水,整日在那兒壓呀壓的,直到多年后她還深深記在腦子里,想看有一天還要回去玩水。

    但是她十歲那年外婆過世了,三舅舅偷偷地把房子賣掉,一家人搬到城市里住,為了這件事,大舅舅和三舅舅鬧得很不偷快。

    華勝衣驚訝問“你是怎么想到這方法的?”從地底取水……他還是第一回瞧見不用打井就能汲水,手一壓就有水。工部的那些老頭子都該汗顏,一群自詡技藝超群的工匠卻比不上一名小姑娘神來一筆的靈光乍現。

    “用腦子想呀!”難道腳指頭能思考。

    她一臉的“你沒腦嗎?這種貓捉老鼠理所當然般的事還用得著想”的神情,好似他變笨了,問了蠢話。

    “在江南水鄉,水車十分普及,你能想得到我不訝異,可是這些……”華勝衣神色略顯困惑!澳拘阌诹诛L必摧之,你從來不是笨人,應該能聽出我的話意!

    寧知秋聞言,面色一凜,收起自以為是的得意!拔液鼙康模粫憧吹玫降,再多我也不行!

    “很好,我希望十年后還能看見活著的你!毙液盟崖斆鞑胖怯迷谵r事上,并未引人注目。

    也該慶幸寧知秋身處偏沅的川蜀之地,而非皇親國戚云集的京城,要不她那些異于常人的巧思肯定隱藏不了,遲早會有人發覺她令人驚艷的才華,進而逼迫她做出不想做的事,危及社稷。

    “過兩天我們要插秧了,你要不要來見識我們的插秧機!狈讲诺脑捬元q在耳,她一不小心又流露出沾沾自喜的張狂。

    “插秧?”不是播種嗎?

    “先育苗,苗兒出青了再種入水田里,你們這里不是這樣栽種的嗎?”他們安陽一帶早用上了,她娘有個陪嫁莊子種的水稻,本來也是撒種,但是收成不佳又耗時,她陪娘去看過后便問為什么不先育苗,發了苗不是長得快?

    莊頭丁二把她的話聽進去了,來年便用她的種法試種,結果,產量多了兩成,而且收成早,還能多種一茬。

    那年起,莊子上的收成便是一年兩獲,稻米的產量提高好幾成,后來周遭的田地一陣跟風,安陽縣成了漁米最豐的縣城,新上任的知縣因稅收增加而官升知府,連跳好幾級。

    因為大家跟著搶糧,出鋒頭這事也是人人搶著想出名,種的人一多也就不曉得誰是第一個育苗插秧的人,所以“寧知秋”的名字不為人所知,在大伯父犯事前,她只是一名多病又惹人憐愛的閨閣千金而已。

(快捷鍵:←)上一章  懶女古代日常  下一章(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