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电竞app-中国知名电竞赛事平台

言情小說 >> 古代,大陸 >> 一見鐘情,別后重逢 >> 醉年書作者:于佳 | 收藏本站
醉年書 第1章(2) 作者:于佳
    明了騎了馬隨他一道前往清涼寺,到了正殿,韓醉年給了明了一錠銀子,囑咐他好好跟這寺里的大和尚們攀談攀談,著重問問住持的來歷,自己則往后院去了。

    他記得不錯,那天小長老是從這個方向出來的,他的禪房應該就在此處吧!他摸索著前往,盡可能繞過那些打掃的小和尚。

    憑空亮起悠揚的琵琶聲,是《霓裳羽衣曲》——這是首古曲了,傳聞為唐明皇和他的愛妃楊貴妃所作,后在戰亂中失傳,不想竟在這百年古剎中聽到。

    韓醉年住了腳步,站在墻根下細品著古曲的美妙。

    世人都夸父親詩詞了得,卻不知他對樂曲更是精通。想想也是,一個常年泡在歌舞伎中的人怎么可能不通音律呢!

    若父親能將對樂曲的敏銳放在朝局上,這國家或許不至于此。

    他輕輕一聲嘆息,那琵琶聲驟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從內里傳來的招呼聲:“施主請進吧!”

    再躲下去真要讓人生疑了,韓醉年悠悠然進了禪房,這屋子與普通僧人的禪房并沒有太大的區別,也就是屋宇大些,看上去更空曠了。

    “我不知道小長老竟然精通此道!彼傅氖桥,從未見過和尚彈琵琶的。

    “貧僧不知韓大人竟精于聽墻根。”小長老溫和地凝望著他,帶著能穿透世人的神圣,卻掩蓋不了語調中的尖刻。

    韓醉年并不將此放在心上,他甚至感覺良好,這讓他更了解真正的小長老,“我只是好奇這寺廟之中竟有人擅彈昭惠皇后所改的古樂!

    “韓大人如何得知此曲乃昭惠皇后所改之作,而非先唐所譜之古曲呢?”他放下那把琵琶,取了碧玉杯,斟了杯茶水遞予他。

    韓醉年略品了品,“是霧里青?”

    小長老頷首,“韓大人乃懂茶之人!

    “傳聞沏霧里青的時候,水澆在茶葉上會升騰起一片青霧,這樣彌足珍貴的茶葉在這戰亂年年的時節很難得了。”

    “可你喝過。”

    “這該感謝我那位養尊處優的父親!

    “——韓熙載大人!彼o盯著韓醉年,佛珠在指尖繚繞,“韓大人,你該學學令尊,他是位真正的智者!

    韓醉年好笑地反觀他,“是的,我父親是個智者,他比任何人都懂得如何讓自己每時每刻都活在快樂中。”

    小長老漫無目的地轉動著佛珠,盯著他的眼神卻像若有所指。時間停止在轉動的佛珠間,他忽然開口,卻已換了話題:“你怎么知道我所彈的是周后所改的《霓裳羽衣曲》?”

    “我有幸聽過昭惠皇后親彈此曲,小長老所彈與昭惠皇后如同一轍,剛剛韓某之所以立而不言,只因狐疑昭惠皇后竟顯靈,奏曲于這古剎內!彼趩为毟嗵幍臅r候,不稱自己為貧僧,反以“我”自居,這點韓醉年并未放過。

    “寺內卻是長年供奉著昭惠皇后的長明燈。”

    他又轉了話鋒,韓醉年警告自己要跟上他的思路,以免被他帶離他來此的目的,“韓某聽聞小長老日日為昭惠皇后頌經祈福!

    “這全是國主的意思,”他為自己斟了一杯霧里青,旁若無人地品著,“你知道,他對昭惠皇后一往情深,生死不離!

    “小長老深受國主的信任,甚至代國主為昭惠皇后祈福,那小長老一定聽過一闕詞吧?”韓醉年一步一句,步步為營,“又見桐花發舊枝,一樓煙雨暮凄凄。憑欄惆悵人誰會,不覺然淚眼低。層城亡復見嬌姿,佳節纏哀不自持。空有當年舊煙月,芙蓉池上哭蛾眉。”

    佛珠在轉,他仍在品茶,“這是國主為悼念昭惠皇后所作,貧僧確是聽過。”

    “我也聽過,卻不是從國主那里。前些天我奉命北上,回來的途中巧遇一位小姐,她念著這闕詞,而在這之前她絞去了一頭的青絲,我以為她打算投進廟里做姑子,也許……是和尚!弊詈蠖殖隹诘乃查g,他的目光緊緊鎖定他。

    小長老朗聲大笑,“韓大人真是說笑,佛門圣地豈能破男女之別?”

    “佛說六根清凈,眾生平等,既然如此,男女又有何別?”

    他們對視,彼此僅隔一步之遙,“你猜,若你是女兒身,令尊大人會不會感覺好些——我聽聞他并不想你涉足官場!

    他擊中了他的要害,韓醉年臉色乍變,“我還有些正事要處理,改日再向小長老討教佛禮。”

    他幾乎是逃走的。

    他望著韓醉年的背影,一身白袍立于風口,寬大的袖袍被吹起,他似飄在風中。一道人影自他身后竄出,這和尚一直藏于禪房之內,只是韓醉年未曾發現。他的注意力全集中在小長老身上,忽略了其他。

    “你怎么出來了?”

    “我怕你一個人應付不來!

    “你多慮了,這小小的秘書郎還奈何不了我。”

    “可你不覺得他話中有話,好像知道些什么嗎?”

    “就算知道全部,他沒有能力也沒有時間扭轉乾坤了。”

    佛珠在手,他勢在必得,“大和尚,你不是發下宏天大愿,要在長江邊的石山中開鑿佛窟嗎?還不趕緊去——”

    肥壯的大和尚望了他一眼,忽而道:“你真的是女兒身嗎?”

    “我是和尚,歷經一千六百八十萬年劫難才出世的小長老,你忘了嗎?”

    “我真希望我忘了。”

    這個小長老有古怪,絕對有古怪!

    韓醉年發誓要查清他的底細,叫他那陰暗的目的再無處藏匿。

    “爺,您還有空理那個和尚?樊若水的事您不管了?”明了過來添燈,倒添出韓醉年的心事來,“有人說在江邊見著他了。”

    韓醉年知道,知道這個叛臣樊若水來者不善,知道他的重回南唐肯定跟大宋皇帝脫不開干系,知道他得做些什么來改變目前的現狀。

    可他也知道,自己只是一個小小的秘書郎,一介文官不說,還是頂沒用的那種。他既沒權利派遣軍隊,也沒權利制訂政策,甚至連個調查樊若水去向的人都找不到。

    “明了,你說我做這么多是為了什么?”

    “爺,明了知道,您是有大志向的人!

    他惟有苦笑,連他自己都搞不懂的事,怎么能指望一個小廝給出答案呢!“你派幾個家人給我四處打聽,這是樊若水的畫像,叫他們看仔細了!

    “這……畫得還真像樊大人。 

    “出自顧閎中大人之手,你真應該看看他為父親所作的那幅《夜宴圖》,那才是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杰作呢!”連父親醉醉年年的心態都描畫得那般淋漓,真乃傳世之作。

    韓醉年自父親韓載熙那里繼承了享樂的精髓,若他活在盛世,也會成為一代風流才子。然身處亂世,他深自若人人都似父親那般,亡國已是指日可待。

    明了領著畫像出去了,韓醉年埋首成堆的公文里,檀香繚繞,若有似無的霧氣在他的腦中彈奏出《霓裳羽衣曲》,他仿若又見到小長老抱著琵琶的身影。

    他打了一個冷顫,不明白怎么好端端地想起那個古怪的小和尚來了。

    偏在此時明了匆匆跑了進來,“爺,爺,下面家丁回說在江邊見到一個和尚,長得很像樊若水!

    和尚?這些天他怎么竟跟和尚干上了?!

    “走,這就去江邊看看。”

    他快馬加鞭奔向目的地,江堤何等開闊,放眼望去哪里有什么和尚,倒是有頂馬車在江堤上緩緩地盤行,看上去有些突兀。

    韓醉年策馬上前,“何人在車上?快快報上名來!”

    等了良久竟不見回應,韓醉年更加懷疑起這輛馬車里裝著他正在尋找的人。不再猶豫,他起身掀起簾子,一貓腰鉆進了車內,迎面正對上小長老那張素凈的臉。

    “小長老好雅興,竟來這江邊參起佛法來了。”

    “江邊清靜,貧僧可以悟出許多喧囂紅塵中悟不出的佛理!眱芍附惶孓D動著佛珠,他的面上一派清明之色。

    “小長老,您不是常說六根當清靜。六根都斷了,四處皆是紅塵,四處皆為菩提,何來清靜一說?”韓醉年的笑容始終未達眼底。

    小長老連念幾遍“阿彌陀佛”,“貧僧所參竟不敵韓大人只言片語,真是悟性不夠。 

    韓醉年可不會因為他的幾句夸贊就把正事拋諸腦后,“小長老可曾看到有個胖和尚徘徊在江邊?”

    “韓大人是在暗示貧僧不該在江邊閑逛嗎?”

    “小長老可一點都不胖,若這副身子給了哪位小姐絕可稱作曼妙!

    他緊盯著他的每一分表情,他在試探。很遺憾,小長老面如江水,平靜無波。

    這卻更加驗證了韓醉年的懷疑,即便是出家人,堂堂男子被指貌似女人,也不該一點反應都沒有吧!

    他索性把話挑明了,“小長老,在下正在追緝一位叛國的罪人,若您見著他,還是煩請跟我說一聲。”

    “一定一定!

    他令人駕著馬車開路了,守望著他離去的身影,韓醉年久久難以平息。

    他得進宮,他得提醒國主留心這位小長老的一舉一動,這是他身為臣子的責任,無法推卸的責任。

(快捷鍵:←)上一章  醉年書  下一章(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