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山一聽,扯了頭上的白頭巾,有些歉意的搓了搓腦袋,笨嘴拙舌的安撫閨女,“阿爹收了麥子就磨面,到時候給你烙餅吃!
聽了,楊柳兒也笑道:“好啊,阿爹種的麥子磨出的白面最香!
其實自從汽水攤子賺了錢,楊家的飯桌上就沒斷過饅頭和面餅,若是等楊山的麥子收割,交了官府的賦稅后,實在剩不了多少,到時候留些過年嚼用的,再送去老宅那里一百斤,能輪到一家人嘴里的,幾乎蒸不出幾鍋饅頭。
所以楊柳兒也一直沒把田里的出產劃到她的預算里,但她可不會壞心的傷害一個努力想給兒女好日子的父親。
果然,小女兒的一句夸贊,一下就安慰了楊山,他難得的在小女兒頭上拍了拍,問道:“你們今日怎么回來這么早?沒有人欺負你們吧?”
楊柳兒搖頭,笑道:“沒有,今日又有人來訂走一桶汽水,我和阿姊就提早回來了!
楊山點點頭,再次囑咐,“若是有人欺負你們,一定要告訴阿爹,阿爹護著你。”
“好!睏盍鴥阂荒樚鹱套痰男χc頭,這種被人疼愛保護的感覺太好了。
第六章陳氏的百日祭(2)
一家人吃了午飯,楊誠問了幾句,聽到下午沒什么活計,就要回窯洞去繼續讀書。最近家里有了余錢,他也去書鋪買了幾本書,除了四處轉悠找野蜂窩,支持兩個妹妹的小生意之外,他恨不得白天黑夜都鉆在書里不出來。
不得不提的是,蜂窩熏多了,他的經驗也是日漸豐富,如今只偶爾被蟄幾下,再沒有像第一次那樣滿頭紅腫包,否則別人還罷了,楊柳兒怕是第一個要跳出來反對。
她怎么能忍受文質彬彬的帥二哥被毀容,那還不如多花些銀錢,去雜貨鋪里買蜂蜜。
正好,楊杏兒想起先前同大哥和小妹商量的事,開口道:“二哥,你先等等。還有五六日就是阿娘的百日祭了,我和小妹還有大哥琢磨著要辦八大碗的席面,不知阿爹和二哥怎么說?”
楊柳兒偶爾會舉著賬本同楊誠顯擺賺了多少銀錢,所以他對家里存銀有個估量。聽到這句就立刻贊同道,“成,有什么活計,你們喊我,別自己累到了!
楊山卻是皺了眉頭,原因無他,實在是因為農家清貧,紅白喜事,能招待來客每人一碗臊子面就成了。八大碗的席面卻是個高規格,畢竟要擺酒席,葷素各半、走油炸肉,有饅頭有酒,雖然特別體面,但沒有十兩銀子絕對張羅不下來。
楊家這么多年來,年景最好的時候也不過才四五兩的進項,一個百日祭就頂兩個豐年,就算兩個閨女賺了些銀錢也不能這么糟蹋,畢竟老大還沒娶親,老二還要讀書,閨女還要攢嫁妝……
楊柳兒看出父親的猶豫不舍,但她卻不準備妥協。說起來,大辦百日祭還是她說服大哥和姊姊的,畢竟只有她知道,那故去的不只是陳氏,還有原本那個楊柳兒的靈魂。身為一個侵占者,好好安排一個祭奠來告慰亡者,也是換她一個心安。
但這些她卻不能說出來,只能抱著父親的胳膊,低聲央求道:“阿爹,如今家里日子好過了,不差這幾兩銀子。好好給阿娘辦個百日祭,讓她走的放心,也是我們做兒女的一份孝心,你就答應了吧!
聽到小妹這么說,楊杏兒和楊誠不由想起娘親在世時,幾乎時時刻刻都在忙碌,忍不住低了頭,眼淚在眼眶里轉悠。
“我想阿娘了!睏钚觾哼煅食雎,“阿娘都沒穿過我縫的新衣……”
聞言,楊山心里一疼,恨不得打自己兩巴掌,別人家都是兒女不懂事才犯愁,他居然還想攔著兒女盡孝,真是腦子被驢踢了,當即便道:“成,都聽你們的!
“謝謝阿爹!睏盍鴥盒置靡宦牳赣H同意了,就商量起請哪里的廚子,何時進城去采買等等。
正這個時候,院子外邊卻有人推門而入。
楊柳兒扭頭一看,認出其中一人是先前來過一次的陳二舅,另一個年紀稍長些的,同陳二舅容貌有五分相似,但脊背微駝。最后一人卻是只有二十歲出頭,身形魁梧、發黑面紅,一臉孔武彪悍的模樣。
她趕緊翻找“記憶詞典”,末了恍然大悟,原來駝背人是陳家大舅,年輕漢子是楊家四叔,楊山的親兄弟楊田。
楊山和楊誠這會已經迎了上去,楊柳兒和楊杏兒趕緊麻利的拾掇了飯桌,待沖了茶水端進屋的時候,楊山正在問弟弟老宅的眾人可好?
楊田果然沒有辜負他的長相,揮手豪爽應道:“阿爹和阿娘都好著呢,大哥還是整日好吃懶做,二哥到處嚷著賺了大錢,我不耐煩看他們,進城找活計,正好同陳大哥一個主家。這不,聽說三嫂的百日祭要到了,就一起過來問問!
所謂家丑不外揚,雖然老宅兩個兄長實在沒個樣子,但楊山也不愿弟弟當著兩個舅兄的面揭老底,于是干咳兩聲,轉而喊了楊柳兒,“你舅舅和四叔都沒吃飯呢,你們去張羅飯桌吧!
陳二舅見楊柳兒比上次見面好似胖了一些,臉色也紅潤,忍不住笑道:“柳丫頭看著好多了,等你外祖母來了,讓她也瞧瞧。老太太一提起你這丫頭就抹眼淚,還去道觀里求了個平安符。”
陳大舅憨厚寡言,聞言也是點頭,卻說不出什么關心的話。
楊田心粗,這會一拍大腿,從懷里掏出一個油紙包遞給楊柳兒,“差點忘了,出城時買了三個肉包子,跟你兄姊分著吃了!
楊柳兒瞧了瞧被包得嚴嚴實實的肉包子,半點不曾被壓扁,顯然一路都被小心翼翼地照管,從這一點,她幾乎是立刻就喜歡上了這個四叔,哪怕這肉包子她并不覺得稀奇,但依舊樂顛顛的接過來,先是謝了四叔,又同兩個舅舅說了幾句話,這才隨著姊姊去灶間忙活。
顯然楊杏兒也同小妹一般喜愛兩個舅舅和四叔,難得大方的把剛買回的醬驢肉都切了,又熱了一大盤和面饅頭,新鮮的野菜焯水擠干,再炸個雞蛋醬,連同一大盆小米粥就擺桌了。
楊家人最近都是這么吃,習慣了也不覺什么,可陳家兄弟和楊田卻是一臉驚訝。
陳二舅開口就責怪道:“我們又不是外人,何苦把家里的好吃食都拿出來?有個雜糧團子墊墊肚子就成了,這些還是留著給孩子們補身子吧!
楊山聞言卻是笑了,半是驕傲半是炫耀的應道:“飯菜端上來,你們盡管吃就是了。幾個孩子最近琢磨了一點小生意,賺了一些銀錢,家里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
陳二舅不看兩個懂事的外甥外甥女,只單看楊柳兒。他可是知道這個小外甥女有多貪嘴的,若是她看著飯菜淌口水,那自家姊夫就沒說實話。
可楊柳兒正坐在門坎上,根本沒有看飯桌,就是她手里的肉包子,也是有一口沒一口的咬著。
陳二舅心里疑惑,難道姊夫一家日子真富了?但他也不好仔細探問,干脆第一個拿起了碗筷,招呼自家大哥和楊田,“來、來,孩子們的心意咱們也別糟蹋了,吃吧。”
陳大舅和楊田本就餓了,聽他這么說也就不客氣了。
三個爺們很快就把飯菜一掃而空,末了摸著圓滾滾的肚皮,忍不住嘆氣道:“難得吃得這么飽,這些年,家家戶戶的日子可是越發不好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