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楊誠和楊山聽見了,趕緊放下碗,關切的望了過去,生怕楊柳兒再鬧絕食。
楊柳兒雖然繼承了原主的記憶,但那就像一本書,總要讀了才能知道。這會突然見到楊家眾人極具鄉土特色的吃飯模式,一時間還真有些不習慣,但她怎么也不能說出來,于是伸手拿了一個黑團子掰一半,尷尬笑道:“我就是想吃口……嗯,團子!闭f著,她就大大咬了一口,可入口粗糲又味道古怪,差點讓她一口吐了出來。
突兀的味道和口感讓楊柳兒不禁低喊,“這是什么做的,太難吃了!
楊杏兒見小妹噎得直吐舌頭,趕緊替她拍背,“這雜糧團子是早晨剛蒸的,我還多放了一碗小米呢!
楊柳兒一口氣喝了大半碗疙瘩湯才總算把那股子怪味壓下去,她猶豫了一下又挾了一筷子咸菜送到嘴里,末了又端起姊姊面前的小米粥喝了一大口。
楊家人看她這模樣,都面露疑惑,正想要問兩句的時候,她卻突然掉了眼淚,“嗚嗚……”老天爺,真是太難吃了。
“怎么哭了?”楊杏兒手忙腳亂的給妹妹擦眼淚,焦急勸道:“你不想吃就不吃,晚上阿姊再給你熬疙瘩湯,不哭啊不哭!
可楊柳兒聽到這話后哭得更兇了,原本她還嫌棄面疙瘩湯難喝,沒有味道。可是吃了雜糧團子、喝了稀薄的能見到人影的小米粥之后,她才發現自己手里的面疙瘩湯簡直就是人間美味。
楊家的老少幾乎是吃著前世連狗都嫌棄的吃食,而這碗面疙瘩湯,是他們能夠拿出的最好食物,這根本不是面疙瘩湯,是他們全部的疼愛……
這就是家人嗎?無私的給予和不需要回報的愛……
楊柳兒的眼淚怎么也流不完,前世,父母從不曾陪她過一個生日,她沒哭;生病住院,無人照料,她沒哭;遇到搶劫,回家無人安慰,她也沒哭。但如今面對這碗面疙瘩湯,她心里的堅冰突然融化了。
楊山見小女兒哭得眼睛都紅了,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最后長長嘆了一口氣,蹲在條凳上不出聲了。身為一個父親,不能讓女兒吃飽飯就是最大的失敗,但自家祖祖輩輩就住在這個黃土高原上,沒有什么資源,沒什么富貴親戚,大宇王朝前些年又是戰亂不斷,苛捐雜稅極高,他一個莊稼漢子能保證妻兒不餓死,二兒子甚至還讀了幾年書,就已經算是極厲害了,可如今面對哭泣的小女兒,他感覺到深深的無力。
楊誠也低了頭,半晌說道:“阿爹,過幾日我就進城找份活計做,聽大哥說那些鋪子里的帳房,每月有二兩銀子的工錢呢。”
“不成!”楊山立刻出聲反對,二兒子十歲讀書,雖然比別的孩子都晚,但極有悟性,前年考上童生,若不是妻子過完年就沒了,要守孝,否則這時正在準備考秀才。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就算做不了清貴的讀書人,以后跟著自己種麥子,總也是個二等農人,比四等商賈的身價要高很多。
“等等看,秋時家里的糧食收成了就好過多了,到時候再送你去城里書院。你大哥那里還能貼補一些——”楊山話還沒說完,就被二兒子截去話頭。
“大哥已經十九了,他攢的工錢該留著下聘娶嫂子。我就是科考也不見得能中,何況娘的百日祭銀子還沒著落……”想起過世的娘親,楊誠不由得哽咽了。楊家老娘陳氏是個潑辣又有主意的,當初因為公婆偏心,他們一家幾乎是凈身出戶,分家出來。
十幾年間挖了上下兩口窯洞,開了八畝地,雖然日子不算多富裕,但在陳氏的操持下也過得有滋有味,可惜陳氏一病,花光了積蓄不說,還在外欠了幾兩銀子,日子頹敗很多。
“這些不用你多想,還有我呢。”楊山干巴巴的說了一句,也開始想念死去的妻子。他雖然力氣大、身體好,但沒了妻子在旁邊,也覺得天塌了一半,走個路都沒了方向。
楊柳兒哭了一會,胸口的郁氣散了很多,抬頭見父兄和姊姊都是一臉凄苦,還以為他們又在犯愁自己不肯吃飯,于是狠心抄起雜糧團子就大口吃了起來。
“阿爹、阿姊、二哥,我突然肚子餓了,這雜糧團子也好吃了!彼贿叧砸贿吶轮,“好吃、好吃,真好吃!我要多吃,我要趕緊好起來。我要賺銀子,我要買好多肉吃!”
楊家三口抬頭一見楊柳兒咬牙切齒地啃著雜糧團子,都忍不住笑了起來,自然也把悲痛扔去了腦后。
第一章一覺醒來在窯洞(2)
見小妹吃得急,楊杏兒趕緊在她的碗里添了稀溜溜的小米粥,一邊勸著,“你也別吃太急了,小心噎著了,來,再喝口粥!
看小女兒終于肯吃飯了,楊山樂得褐紅色的臉龐上像笑開了花,“能吃就好,能吃就好。”
楊誠則在腌菜盤子里挑了最好的一片葉子放進小妹的碗里。
黃昏是鄉村里最安逸清閑的時刻,家家戶戶的漢子端著盛滿雜糧粥的老碗,手里捏著個餅子或者雜糧團子,一排排蹲在村口人家的墻根下,一邊吃喝一邊說著閑話,偶爾有誰摸出個和面的饅頭咬上兩口,都要惹得眾人羨慕不已。
楊家住在村子最北邊,原本這里是一個不算高的黃土坡,土質不算好,村里沒人愿意住,直到十幾年前,楊山夫婦搬來落腳后在土坡下修了口窯洞,后來慢慢又開了幾畝荒地,等孩子大了又開了上窯,漸漸就有了些生氣。
不過土坡往西不到二里就是一座山頂常年迷霧繚繞的大山,據說有些不吉利,所以少有村人經過,楊家門前多少便有些冷清,但這很好的保護了楊家人的隱私,不必放個屁都傳得全村皆知。
日頭已落,夜色降臨,此時的楊山一只手藏在身后,樂顛顛的往家里趕,不時回頭催促跟在后邊的二兒子,“誠子,快走,你小妹怕是餓了!
“哎,好,阿爹。”楊誠拖著疲憊的雙腿,又勉力快走了幾步。
一整個下午,他和父親走遍了迷霧山的山腳,如今雖然已是初春,但天氣還不算暖和,朝陽坡的野菜只冒出幾片嫩葉,他好不容易才挖到半籃子,不過幸好老天開眼,父親下了的套子,逮到一只兔子,東西雖然不多,但一想到小妹能補補身體,早些好起來,即便覺得累,他也忍不住小跑步起來,追上父親。
楊杏兒帶著楊柳兒,眼見天都黑了還不見出門的父兄回來,就齊齊趴在院門口張望,待瞧見夜色里走出來的爺倆,樂得趕緊迎上去。
楊山驕傲的提出背后的兔子,嚷道:“看看阿爹帶什么回來了?”
“呀,兔子!”楊柳兒歡呼一聲,喜得眼淚差點掉下來。
雖然陳氏剛剛去世不到兩個月,但農家本就清苦,難得能吃一次葷菜,也沒有大戶人家那些吃素的規矩,衣衫上素凈一些便罷了,何況楊柳兒剛剛病愈,正是需要補身體的時候,更顧不得那些死板規矩了。
楊柳兒自從醒來至今已有三四日沒見到過肉腥,這會想著紅燒兔肉、麻辣兔肉等等美味,已經是口水不斷分泌了。
楊誠喘了幾口氣,遞上手里的籃子,笑道:“我挖了些野菜,一會焯水拌一下,給小妹開開胃!
楊杏兒掃了半籃子嫩綠的野菜,這才后知后覺的驚呼道:“阿爹、二哥,你們上山了!這怎么成,萬一迷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