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后笑意不減的對安定郡王說:「尚將軍講得也有道理,你倒是說說,尚將軍嫁了你,那西疆誰來守?」
安定郡王理所當然道:「當年尚將軍可以代弟從軍,現在自然可以從尚家適齡的女孩中挑出一人,讓她代弟從軍!
皇太后又道:「尚將軍,哀家給你個權利,你想說什么就說什么,不用看哀家的意思,當然,夏校尉也一樣,你們這次功勞很大,在哀家這里說上幾句話,不算無禮!
兩人都躬身道:「多謝皇太后!
皇太后還算講道理。
尚靈犀正想開口替自己爭取,沒想到夏子程快了她一步,「故忠武將軍膝下六女一子,現在還有三女未嫁,四小姐的婚期就這兩天,等圣旨傳到西疆,恐怕都已經成婚為人婦了,五小姐從小吃素,不惹葷腥,發愿一輩子在家念佛,六小姐今年十二,連馬背都還上不了,不知道安定郡王是覺得能讓一個已婚婦人保家衛國,或讓一個吃素的女子上戰場殺敵,還是讓個十二歲的童女鎮守西疆?」
夏子程一串問題還沒問完,另一串問題又提出,「就算安定郡王愿意等尚將軍卸下軍職,那郡王可愿意懸著正妃之位,等尚家長子到十六歲,再以正妃之禮迎娶尚將軍?」
安定郡王愕然,自己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尚靈犀五個妹妹居然沒人能替代她嗎?但想想又覺得不甘心。
可若要自己說出「愿意等尚家長子十六歲再娶尚靈犀為妻」,卻又做不到,因為那至少是八九年之后——明年他就弱冠了,行禮之時,一定要有正妃,不然就是藐視皇家,就算皇祖母跟皇伯父再寵愛他,那也會不高興的。
不過一個女子而已……
可是他真的想要她啊,當時看到她不顧一切沖進烈焰沖天的驛站,他內心就升起這樣的想法,他想要這樣的正妃,當自己遇到危險時,會毅然決然想辦法救他,這樣的感情太讓他向往了。
但要等她八九年……這真做不到。
他的弱冠之禮不能有缺憾,他也不能二十幾歲了還沒有嫡子嫡女,更不能成為京城人茶余飯后的話題,喲,瞧瞧,正妃在西疆呢,這男人在京城過舒心日子,娘子卻在邊疆征戰殺敵,這安定郡王真有男子氣概……
簡直太可惡了,尚家生這么多女兒干么,怎么不多生幾個兒子……
皇太后畢竟是看著安定郡王長大的,自問對他還有點了解,見他神色陰晴不定,但也沒繼續追著要尚將軍這門親事,知道他心中已有衡量,「好了,既然等不起,那也不要耽誤尚將軍的前程。尚將軍,為了國家大事,哀家就不給你賜婚了,但賜你嫁妝一百二十抬,哀家會派人送往西疆你母親處,將來等你弟弟長大,你可以嫁人時,就帶著哀家賜的這豐盛嫁妝風光出嫁吧!
尚靈犀連忙跪下,「下官,謝皇太后!
公主成親只有八十八抬,這是破格給她的禮遇了啊。
當然,安撫她也是安撫尚家軍,此舉讓西疆的人知道,皇家是很看重尚家的,沒有因為西堯滅國,就兔死狗烹。
安定郡王想想實在不甘愿,好,我娶不到尚靈犀,你也別想,于是笑說:「皇祖母無法給尚將軍賜婚,孫兒認了,這趟西行,孫兒也跟夏校尉成了朋友,夏校尉今年也老大不小了,不如就請皇祖母給夏校尉賜婚吧!
夏子程這下也不高興,「下官的婚事自有安排,不用安定郡王出手!
「皇祖母您看,夏校尉也承認有在安排婚事呢!拱捕ǹね跣ξ模赶募臆娭械目傑娽t叫做姚保,姚保有個女兒叫做姚玉珍,因為從小醫術驚人,加上西疆有女兵,所以上回出征時帶著她一起去了,孫兒在西疆時就聽說,夏校尉跟姚姑娘已定了口頭親,皇祖母不如下個令,這樣讓他們成親時也風光些!
夏子程連忙道:「此事乃下官的家務事,不勞皇太后!
夏太嬪也跟著說:「唉呀,皇太后,這小孩子家的事情,還是讓他們自己去作主吧。」
皇太后卻是偏心的——想著剛剛不能把尚靈犀許給安定,至少在夏子程的婚事上,讓安定甘愿一點,雖然說,她也不明白為什么這孫子一定要插手夏子程的婚事,但對一個疼愛孫子的老祖母來說,孫子高興最重要,于是問道:「這姚家是什么背景,姚姑娘的母族又是哪門哪戶,夏校尉你跟哀家說說!
夏子程無奈,但面對皇太后,也只能如實以告,「姚軍醫原本是八品醫官,現在因為打勝仗升了一階,所以姚家現在是七品門第,姚姑娘的嫡母跟下官的母親是表姊妹關系,算是下官的表妹!
皇太后皺眉,「嫡母?」
「是,嫡母!
夏太嬪一下著急起來,「皇太后,這一個七品官家的庶女當個貴妾也就差不多了,若是當了正妻,我們夏家會被笑話的!
夏子程很想說,我喜歡的女人,那不會是笑話——但他說不出口。
不是因為畏懼皇太后的權勢,而是因為他覺得自己好像越來越不認識姚玉珍。
在西疆時,她柔弱但盡責,從來不在意身分問題,會替傷了腳的女兵洗腳,睡到半夜還會起來給她們換藥,這些都是他親眼所見。
可是等打贏班師回朝,那個溫柔可人的姚玉珍就不見了,變成姚家小姐。
居然會遣春花去換尚靈犀的被子——棉被怎么了嗎?為什么一定要睡絲被,在西疆,明明四年來睡得都是棉被,一旦知道驛站有絲被,就非得睡到不可,哪怕那是驛站的大掌柜特意分配給尚靈犀的——尚靈犀是品級最高的女子,唯一的好東西自然是給她。
會派春花去換被子,只能說姚玉珍沒把尚靈犀放在眼中,一點基本的尊重都沒有,覺得好東西就應該給自己。
然后因為小糧一句「姚家算什么」,就說沒臉見人不愿意出來。
小糧固然有錯,但那也是春花無禮在先,憑什么一個五品將軍要把絲被讓出來,這行為本就欺人太甚,是看準了尚靈犀不計較,不然哪來的膽子?
最后就是說謊。
姚玉珍說,沒讓春花去換被子,絲被是本來就在她房中的,一切都是尚靈犀跟小糧的存心陷害,可是除了小糧指證歷歷,最重要的是驛站的大娘子出來講,他們唯一的絲被就是安排在尚將軍的那間上房,絲被這種東西怎么會放在普通房呢。
所以可以證明,姚玉珍的確派人去換好的被子。
無禮在先,說謊在后。
他當時就覺得姚玉珍變回京城人,已經不是在西疆時那個溫柔可人的女軍醫了,她已經跟京城所有的姑娘一樣,要爭好的,搶好的,搶不到就用害的,害不到就說自己委屈。
然后就是他酒醉之事。
明威將軍約了他喝桃花香,兩人不知道后勁厲害,各自喝了一壺,他醉了。
感覺得到失火,但移動半分的力氣都沒有,當時覺得好笑極了——威嚇西疆的小閻王居然是酒醉被燒死,想想就覺得莫名其妙。
可是有人破門而入,他聽到父親的聲音,「我搬明威,子程交給你!
他心想,這么危險的情況,除了父親還有人進來救他?
是誰?
然后就有人把自己甩上了背,一路背著出來,直出了大門,這才撲在地上,有人接過他,來回滾動,把火星子完全撲滅。
然后姚玉珍的臉出現了,「表哥,你醒醒,是我啊,表哥!
當他問起時,姚玉珍也只說:「我們在驛站,失火了,表哥喝醉,是、是大將軍帶人進去把表哥救出來的!
他當時還是不知道是誰救了自己。
直到隔天酒醒,這才知道是尚靈犀。
父親第一次跟他說,讓他仔細考慮一下婚事,喜歡姚玉珍的話,當個貴妾就是了,做正妻萬萬不行,膽小怕死,又愛搶功勞,以后他的妻子就是宗婦,夏家有這種宗婦,一定會成為京城的笑話。
之后回到京城,姚玉珍因為說謊之事被禁足,所以只能寫信來,信中沒有問候夏家任何人,只催他婚事。
他四年不見祖母,母親,幾個弟妹,親戚朋友也都闊別多時,姚玉珍完全不體諒他,只是催著辦婚事,甚至連他身上的燒傷都沒問起過。
壓垮他的稻草則是遠志聽到的話。
他派遠志去尚靈犀那邊傳消息,卻讓遠志聽到秋月跑來跟尚靈犀放話——「我家小姐說,她不日就會跟夏校尉成親,還會給夏校尉生下孩子,雖然您救了夏校尉,但成為夏少夫人的還是她,讓您別難過」,「您殺了春花跟林嬤嬤,這筆仇一定要報,她會跟夏校尉好好生活,這就是對您最大的報復,哪怕您舍命救了夏校尉,他還是會跟別的女人在一起一輩子」。
原來對姚玉珍來說,是尚靈犀殺了林嬤嬤跟春花——這兩條命,明明應該算在她的無禮跟大膽頭上。
而且他們婚事八字都沒一撇,就派人去放話,他不得不承認父親的眼光是對的,姚玉珍這樣的女子,絕對不能當正妻。
可貴妾……他并不需要貴妾啊。
他的理想生活是守著妻子跟孩子,溫馨快樂的過日子。
妻妾成群只會是惡夢,絕對不會是齊人之!
皇太后從太子妃起,已經在宮中待了四十幾年,歷經的大小事情無數,歲月當然不是白過的,見夏子程這種隱藏不住脾氣的人居然瞬間沉默,便明白他也不想要這姚玉珍為妻,但是啊,她這皇太后又想自己疼愛的安定郡王開心——雖然不知道原因,但安定好像很想把姚玉珍放到夏子程身邊。
于是道:「夏太嬪說得也有道理!
夏太嬪跟夏昭儀連忙行禮,「是,皇太后深明大義。」
兩人想的都是一件事情——在宮中能過的自在,那是因為娘家給力,娘家的長子嫡孫要是娶了一個七品庶女,那還像什么話?
皇太后笑道:「既然這樣,哀家就作主,把這姚玉珍許給夏校尉當貴妾,一來是尊重我東瑞國的門第差異,二來也是獎勵這姚姑娘在邊疆四年的功勞,給她一個好依靠!
夏子程有點錯愕,但皇太后話已經說出口,那是萬萬不可能更改的,不過一個貴妾的名分,沒人會因為這樣得罪皇太后,何況,經過了這些事情,他也真的認為姚玉珍不適合當一個妻子。
說謊,膽小,爭功,記仇。
她在邊疆明明不是這個樣子的,她當時很溫柔可愛,很善解人意,怎么知道越靠近京城,她的態度就越不一樣。
他現在有點懂為什么父親一直不喜歡姚玉珍,他以前總認為,那是因為姚保不像話的關系,看來,自己的眼力還得練練,至少父親看得比他清楚得多。
「好了,這就去吧!够侍笮φf:「尚將軍,日后卸了軍職,可得替自己找個好人家,如果到時候哀家還活著,帶著兒子進宮來給哀家瞧瞧。」
尚靈犀嚇了一跳,連忙跪下,「皇太后長命百歲,下官日后成親生子,一定帶孩子來給皇太后看的!
皇太后點點頭,對他們的態度都很滿意,很謙遜,懂皇恩,這樣的臣子讓人很放心,「來人,傳哀家旨意,命內務府替尚將軍準備一百二十抬嫁妝,一個月內準備完畢,送往西疆尚家,另外傳旨意到夏家跟姚家,哀家把姚玉珍賜給夏校尉當貴妾,找個日子過門吧!
旁邊伺候的姑姑連忙下去安排。
夏子程跟尚靈犀在皇太后的示意下,也先后告辭退出。
等兩人不在后,皇太后笑著打了安定郡王一下,「你這崽子在搞什么,說,為什么要把姚玉珍許給夏校尉?」
安定郡王當然不能說出真正的原因,說出來哪怕皇祖母再疼愛他,都會大發雷霆,于是只笑著道:「孫兒就是看姚玉珍不好,所以想她進入夏家,跟他搗亂。」
「那你又是哪里看夏校尉不順眼了?」
「就是看著尚將軍喜歡他,孫兒不甘愿罷了!
皇太后也不生氣,「你這孩子!」
夏太嬪笑說:「安定郡王也不用不高興,等尚將軍可以成親生子,夏校尉早就兒女成群,說不定早忘了她了!
「問題是尚將軍不會忘記他啊!
「尚將軍也不會忘記郡王的!瓜恼褍x跟著安慰,「安定郡王給她這樣大的面子,哪怕是老了,都會記得自己年輕時曾經有個郡王說過要娶自己!
皇太后笑說:「好了,你們都別勸他,把他都勸壞了,皇祖母這回也如了你心意,正妃之事,你可得好好考慮,弱冠大禮之時,絕對不能沒有正妃。」
「孫兒知道!
兩人從宮中出來,各自長吁一口氣,然后又相視一笑。
尚靈犀想起姚玉珍前前后后搞了這么多事情,居然還是貴妾的命,覺得有點好笑,又想,夏子程肯定難過,心愛的女人不能成為正妻,對他來說一定很遺憾……思及此,她就有點笑不出來了。
夏子程高興,她也會高興。
夏子程不舒坦,她也會不舒坦。
于是她開口安慰道:「男子漢大丈夫,三妻四妾很平常的,你要是疼姚姑娘,對她好一點就是了,她好歹是七品門第,將來夏夫人應該也不會太過嚴格才是!
夏子程聽她安慰,更覺得焦躁,「我沒——」但想想,自己對姚玉珍心意改變,好像也不是什么值得大講特講的事情。
他也想過自己這樣應不應該,但想想真不覺得自己錯了——姚玉珍已經不是他喜歡的那個姚玉珍了,他想要的是一個爽朗大方,溫柔可人的妻子,不是一個說謊膽小,爭功記仇的妻子。
雖然不太愿意這樣想,但皇太后好像解決了他一個難題——姚玉珍年十八歲,自己又已經跟她定了口頭親,他不要她,也不會有人要她了,邊關四年,她曾經也是他的精神支柱,他絕對不愿意看她淪落到被嫡母亂嫁的下場。
貴妾過門,身分不比正妻,作不起妖,但憑著夏家門第,又可保她一世安康,只要她安分,他也不會為難她。
夏子程牽過奴仆奉上的強繩,一個飛身,跨上玉兔,「我帶你去西郊跑跑?」
尚靈犀跟著上了騰起,「不要了,今日沒吃早飯,肚子餓。」其實她是有點不舒服,但生性好強,從來不會表示柔弱,于是只道肚子餓。
夏子程道:「那到我家去吧!
尚靈犀覺得好笑,「去你家做什么?」
「去吃中飯啊,我家廚娘做的菜,那可是絕品,我從小吃到大,也沒吃膩過。」
尚靈犀原本想拒絕,但聽到「從小吃到大」突然心念一動,她京城也來了,皇太后跟皇后也見了,這幾日收拾收拾,就能回西疆,此后跟夏子程各別東西,永世不會相見,就去看看夏家,看看他從小長大的地方,吃他從小吃到大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