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縱飲酒的苗大爺被姑娘家一把推開后,四仰八叉地倒在湖邊草坡上。
老仆找到他,之后與同樣出來尋爺的小廝一人一邊將他攙回“鳳翔東院”。
醉酒又滾草地,夜露亦重,遂弄得他衣袍凌亂臟污,讓老仆和小廝著實忙亂一陣才幫他打理好,送他上榻。
夜深靜,很晚很晚了,呵欠連連的慶來將房中收拾過后,被老金趕去睡覺。老金不是不困,是內心壓著事,不吐將出來怕是不成。
“大爺,飲酒傷身啊,您這身子更得忌口,不好這么折騰的!眹@氣。
錦榻上,躺得四平八穩、兩手交疊擱在腹上的苗淬元,聞言徐徐睜開雙目。
鬧過一場,酒氣像散去不少,醉不去也睡不穩,他淡淡勾唇,似苦笑——
“確實不好折騰……往后,不會了!本妥磉@么一回,在今夜。
因為醉酒,所以滿口胡話,即便對姑娘說出不該說的,即便姑娘因他的舉措而驚哭,始作俑者酒醒后忘卻一切也是該當,往后若再見,他是能裝得云淡風輕的,仿佛事不關己,亦不關她。
酒雖穿腸物,渾教是醉,不過三萬六千場,他今夜是使了一場罷了……
“還有——”老金低咳兩聲清清喉頭,口氣更沉,沉到有點恨鐵不成鋼的氣味!澳莻……趁著酒醉,裝瘋賣傻地去糾纏人家姑娘,實在太不對……酒品不好、亂發酒瘋的男人最要不得……”
突然挨老仆狠刮一記,苗大爺淡凝的臉上極快刷過什么,像是近乎心虛的神氣。
他干脆閉起眼,不答話。
老金還不肯放過他,語重心長又道——
“老爺當年將整個家業交到大爺手里時,最掛心的就兩件事,一是太湖湖匪作亂,怕大爺初出茅廬,應付起來吃力,但此事在大爺手中了結得干干凈凈,任誰瞧著都要心悅誠服,第二件牽掛的事,便是大爺的婚事了——
“之前家里要為大爺相親,您遲遲不肯,總推三阻四,老爺后來陪夫人前往溫泉別業調養身子,如今就過著半隱居的清閑日子,他們離開‘鳳寶莊’也兩年多了,大爺以為天高皇帝遠,老爺和夫人管不著您了,婚事竟也跟著擱下……”很頭疼般長嘆——
“老金不是不曉得大爺的心意,但事不能這么蠻干,人不能這么不要臉,俗話說,寧拆十座廟,莫破一門婚,人家姑娘好好的姻緣,可不能被大爺的私心硬生生攪黃,唔……那樣的缺德事,咱們不能做!
這一夜,一向霸氣裝清雅的苗大爺被老仆挺“委婉”地念得耳朵快出油。
他臉發燙,盡管挨刮,仍一遍遍想著今夜在湖邊草坡上的事,想那月光落在姑娘濕潤的雙腮上,淚光閃閃……想著她在他身下,與他交頸般親密緊貼……想著她最后像受驚的小鹿,落荒而逃的身影……
最終,不屬于他。
聽聞盧家來問期,得知她婚期已定,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此時不狂飲求一醉,更待何時?
而今夜的他,確實醉過。
既然醉過,也該返醒。
遺失在土道上的小醫箱,隔天正午不到就被物歸原主了。
送醫箱回來的是慶來,一送送到朱潤月手中。
將滿十八歲的慶來近日被自家主子安排了一堆生意上的事務待學,忙得像個打轉陀螺,一送回醫箱,說沒兩句就要離開,結果是朱潤月自己禁不住問了。
“姑娘問我家大爺啊?唔……昨晚是怪了些,大爺從不那樣的,飲酒毫無節制,突然鬧失蹤,竟是夜里溜出去吹風……不過幸好無事,大爺睡過一覺,今兒個一般模樣。呵呵,想來這些年乖乖被姑娘整弄,練氣保養,也算大有成效,沒見半點發病癥狀!
聽了慶來所說,她勉強才算安心。
午后,她照常背著醫箱出門,先渡船到湖東送藥,再步行到兩名年老獨居的病家里,幫忙著換藥、煎藥。
這一次沒被耽擱到,傍晚時候順利返回湖西渡頭。
下船時,天若錦霞,西川錦遠遠織就而去,遠望湖面與天相連的那一端,黃的、橙的、紅的、紫的,像火燒云,又似水騰煙,美得教人屏息。
她沿湖邊漫步,并不急著返家。
春在太湖,邊上櫻樹花開正盛。
除成排的白櫻外,宛若恒年翠綠的柳條亦隨風翻飛,柳與櫻花層疊,翠色夾著片片的櫻吹雪,在霞紅相映中又是一番風景。
走著走著,湖畔悄靜無誰,她無情無緒抱著小醫箱坐在一節突高的樹根上,這感覺近似昨晚,像這么坐著,又能待上許久許久。
問她想什么呢……沒的,沒有,什么也沒想,腦袋瓜里一片空白,獨處時就能一直發呆。
有腳步聲響起。
沙沙……沙沙……徐緩沉穩踩過草地而來。
她聽見了,秀背微凜,沒有回頭。
直到這時才覺察出來,原來已如此熟悉來人的腳步聲,熟悉那走路方式。
那人離她很近了,在她身后佇足。
不知是否因昨夜醉酒吹風所致,他嗓音略啞,語詷放得極慢,像怕她又要頭也不回地逃開——
“昨夜放縱飲酒,多有唐突,還請姑娘原諒。”
文質彬彬且克己復禮的苗淬元她見識過,但他早就不會對她使這種招數,這般表象只用來對付外頭的人,可現下……他卻用那樣的口吻對她說話。
心一擰,眸眶莫名其妙變得溫燙,竟當真不敢回首。
“姑娘與我相交,為我除疾,如今知你將嫁,是該贈上一份喜禮!
有東西輕輕擱在她左邊身側,然后聲音低幽幽又逸——
“朱潤月,望你笑顏長駐,與良人白頭偕老,如此,亦不負我一樁心頭愿。”她僵坐,腦子亂哄哄,心也哄哄作亂。
好半晌過去,她才曉得要動,下意識轉向擱在身側的那方小小木匣。
木匣是略扁的長形,她取來,掀開匣蓋,鋪著紅綢的匣內放著一根珍珠銀簪。珍珠單鑲一顆在簪首,便如她發上所戴的那一把,但銀簪的簪身形體粗獷許多,明顯是男子款式的發簪。
她曾經疑惑,當初抵給他作為賠禮的那對珍珠,他將其中一顆鑲成簪中簪回贈予她,而另一顆他拿去用在何處?
既然抵出,便是他的東西,她已不好過問,所以疑惑就壓在心底,從未問出。但如今,她得到答案了。
一對珍珠一并精制成一雙銀簪,女款與男款,她得到細致精巧的那把,樸拙粗獷的那把一直由他保留,不曾示人。
只是此時此際,在她婚期既定的時候,他卻將男款珍珠簪相贈。
他要她拿去給誰?她的那個良人嗎?
……如此,亦不負我一樁心頭愿。
“苗淬元!”
她倏地立起,車轉回身。
然,太遲啊太遲,身后早都沉寂。
那男人身影已遁,悄悄然,只余飛柳與櫻瓣隨風……
第7章(1)
暮春時候。
苗家“鳳寶莊”一年一度的“試琴大會”在太湖邊上的大片坡地盛大舉行。
這塊如綠毯鋪就的坡地位在“鳳寶莊”西北方位,離三爺苗沃萌的“鳳鳴北院”最近,周遭是成片的梅林和翠竹,建有一座“九霄環佩閣”,閣內的“藏琴軒”收藏十幾張絕世名琴。
提到琴,主角自然是號稱“八音之首天下第一”的苗三爺,“試琴大會”吸引各地琴友共襄盛舉,風雅之事做足了,輕易能掩去商人的銅臭味,于是在世人眼里,就覺苗家“鳳寶莊”不一般了,連帶所出的布料、繡片和飾物,其工藝自然而然高過其他布莊、繡坊。
堅持年年來個“試琴大會”的并非苗三,而是非常懂得連消帶打、以利逐利的苗家大爺淬元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