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解開我的衣帶子》的《青龍簾》,在我的作品里是相當特殊的。不只因為愛情小說的體裁,更因為劇情和行文都是我故事中最生活化的一個。不過,無論看起來多么偏向寫實風格,我喜愛的仍是象征,我關心的仍是「形式」與「涵義」的緊密連結。很高興這次從章節名稱、象征采取到世界觀的設定,都順利地依照我的計劃圍裹著王題——
也就是那幅織畫的主題。
其實符希也曾親口說出了那個關鍵句,就請有興趣的讀者猜一猜吧。
此外,在寫作上有幾個比較希望說明的地方。
最嚴重的一個,首推「非正式標點「~~」的采用。這點讓我非常掙扎,因為太不正規。然而在小說的寫作上,我深信「正確」不及「精準」,我深信語氣、節奏、情境的呈現遠遠重于雅馴或易懂。為了馮周,只好在跋里向諸位讀者請罪了。當然我相信是不會有人在追求「正確」的考試中使用「~~」、「?!」、「!!」的。
第二個是「『有』的用法」,例如「我有把書拿給你,你怎么忘了?」之類表「確實做了」意思的用法,相似于英文的do甚至have(及其變化)。這也下是正確的造句。我以前會用「曾經」、「確實」來取代,但這樣都會造成語意偏離或語氣過重,失去角色的特征;如果只在句末加「了」來表「曾經」,又會造成語氣過輕,失去強調的意思。為了「精準的情境」,我決定割舍「正確的文法」,不再刻意避開此類造句。
第三個是「整卵脬火」的意思。這個詞出于河洛語,跟「一肚子火」、「滿腔怒火」意思類似;不過「卵脬」當然就是男性生殖器,《四杰傳》里說蘇州話也用這詞。本來雙關語不該自己解明,但應編輯要求,為非河洛語通行地區的讀者說明,還請見諒。我個人不贊成在劇情本文中加注,注解是個太后設的行為,會把讀者抓出故事,閱讀到一半忽然切換到考據狀態。
第四是兵役的設定,也要為讀者略作名詞解釋。符希所服「國防役」的意思,就是以在研究單位工作代替兵役,真正在營訓練的時間只有一個月左右。至于絹,因為兄弟不同役、父子不同役、獨子也不必服役,一家可以有一個男性不必入伍,既然他是層云族僅存的男性又不是混血兒,當然也是他家(「「家」,那是什么?」)僅存的唯一男性。
我個人是不認為「延續」有什么重要的!敢呀洿嬖诘拿總個體過得好」重要得多。在故事里自殘和危險駕駛的部份,是因為符希到了三十歲心理年齡還比不上十三歲,已經不是puppy了才發生puppylove,害人害己請勿仿效,謝謝。書中曾經提到,粗淺估計,層云族的子代數約為最高生育量的三成左右。這是建構在幾個假設上的:一、不避孕的狀態下;假設二、生育年齡的男女各半;假設三、黃色與黑色中男女比例均勻;假設四、雙性戀女性中有一半生育。此時無論是否將男性的狀況考慮在內,生育量皆為「全部女性都生育」的三成上下。詳細的計算過程就不寫出來了,有興趣的讀者請參考族群遺傳學書籍,計算看看是否正確。
情欲多元,與其說百百種還不如說一人一種(加上汪汪就是一貓一種?)層云族的五種簾子自然有所不足,《青龍簾》這個故事也只寫到幾種性傾向;不過,我自己覺得很有趣的一點是,作為定位非常明確的BL命題作文,文字背后又多了一種后設性的性傾向。
一開始接到「關于龍的BL故事」邀稿,我的第一反應是「啊這個好,漢人的龍、印度納迦、日本水神、西洋翼龍、考古恐龍,正好5P炒一鍋,你們有『一定要是兩個人』的規定嗎?」(關鍵字:「兩」和「人」。)
然后又考慮過龍陽君。(「吃定人家姓名湮沒又是同志,不會像韓家霍家還是尹家一樣有后人出來告你扭曲史實?」)
也想過寫柳毅義助被迫結婚的蕾絲邊龍女,因而和錢塘君在一起,并且和龍女互相當對方幌子的《新!柳毅傳》。
最后采用的這個「偽!民族學讀本」,原型是一個名為《衣帶》的短篇舊作,寫作時間是五年前的六月十六日,也一并收錄在本書后面;不過角色、劇情上當然無關,主題也已經完全不同了。
龍是十二生肖中唯一的虛構生物,我覺得「簽運」不錯。正是最好下筆的狀況,因為,不是我太欣賞的動物、不是我太討厭的動物、又不是太難寫戀愛故事的動物(比如說猴、豬,能用這兩種動物寫BL實在太強了……如果是我寫,大概只能從「心猿」和「貪欲」切入吧,豬的象征物是豬撲滿——「撲滿」這兩個字既驚悚到甚至帶了傳統的教訓意味,又可以是情乃至情色)。
至于書名,本來開玩笑說要取一個最芭樂的,《解開我的衣帶子》或者《解開你的衣帶子》;但后來越想越覺得《解開我的衣帶子》真的最符合中心思想,不禁認真考慮起來。不過有一位讀者有樂貓君說《解開我的衣帶子》好像「買洋芋片,結果打開一看,里面是乖乖……」
——而且那個洋芋片包裝上是辣椒口味是吧,嗚呼「乖乖」選得真是太精準了。
于是,終于就叫了非常「乖乖」的《青龍簾》,衣服則由章節名來解開。符希是「伏羲」,絹就是「軒轅」的一音之轉,念作絢時就更明顯了。因為要寫龍的故事,所以用了和龍最有關系的這兩個人名。
所有的劇情架構都是早就計劃好的。不過寫到結尾的時候,我忽然覺得另一種收場也不錯:
當兩人終于離開成人房,到了外面一看,全村已經被綢搜刮一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