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喜是否真能解厄沒人敢確定,但于彬的病情確實因為穆顏的岀現而有所好轉,可惜好景不長,半年后他依舊撒手人寰,幸而穆顏懷上了孩子。
照理說,大房有子嗣繼承香火是件好事,可穆顏卻因此被關進家廟,同時間,長房庶子于杉被逐出家門,這樣的情況自然會造就外人的懷疑和聯想。
后來,穆顏在家廟里生下于湘琴,在沒人幫助的情況下,她親自教養女兒長大。
楚槿的父親楚觀年少時考中進士,在前往荊州赴任的途中被匪徒搶劫重傷,幸得于湘琴所救,兩人日夜相處、心生愛慕,于是等楚觀回京后,楚家便上于府求親。
于家怎么都沒想到能夠攀上相府,當然親親熱熱地把于湘琴母女迎回府中,高調將孫女外嫁,那段時間,母憑女貴,穆顏過上了還不差的日子,直到楚府慘案發生,穆顏再度被送進家廟。
衛愛親自跑一趟于氏家廟,親眼看見穆顏,回來后向衛珩稟報。「槿妹子和老太太長得很像。」
這句話把所有的事全解釋了。
于杉盯著衛珩,看似平靜,心中卻是驚濤駭浪,久久不能平息。
他以為穆顏送進家廟不久后就死去,因此獨自一人孤零零的在江湖飄泊,后來無意間得知嫁給楚家五子的于湘琴竟是自己的女兒,他才千里迢迢進京。
就算不能相認,能夠遠遠看看女兒,和女兒住在同一個地方,他便心滿意足了。從此關注楚家成為他最大的精神奇托。
可誰想楚家卻慘遭滅門,他的女兒女婿、孫子孫女一夕之間全都死了,他崩潰了、一心求死,卻被衛珩所救。
「小槿他們隱瞞身分是為了避禍,你暫時別和他們相認,不過如果你愿意的話,先見見穆顏吧,她的身子不太好,我已經將她接進京城!
倒抽口氣,于杉激動難當,「穆顏沒死?!」
第十二章 車夫變成外祖父(2)
楚槿的快樂全家人都看眼里。
她不是個不莊重的孩子,這樣明目張膽地透出情緒,大家都心知肚明,這孩子肯定是收到了某人的承諾。
倘若如此,所有人都樂見其成。
于是楚槿的快樂感染家人,感染了所有在乎她的人。
跟家人說了聲,她便開心的和衛珩出門了,信州還遠,快馬加鞭,兩天功夫也就到了。去程,楚槿不愿意照衛珩安排坐馬車,而是強忍胯下疼痛,咬牙和衛珩共乘一騎,沿路換馬,到的時候,已近中午。
他們前腳剛進信州,后腳府衙已經派人來迎接。
「衛大人,涂大人在望風樓設……」小吏拱手說道。
衛珩沒等他說完,低頭問楚槿,「餓嗎?」
「還好,我想先去田里查看稻子的情況!钩然卮。
「行。」一聲令下,衛珩命人帶路。
當地已經組織起一隊農事專家,他們用過不不少藥,但始終效果不彰,只能眼睜睜看著稻米漸漸枯黃。
聽見欽差大人到,專家們圍上,人人都憂心忡忡,直到現在他們還拿不出有效辦法,眼看著今年的稻作至少會減產五成,甭說納稅了,恐怕還要鬧饑荒。
其實去年稻子就陸續出現類似癥狀,只不過產量只少掉兩成,上位的人不在意,還以為翻了年就會變好,沒想到今年的狀況更嚴重。
「先說明情形!剐l珩道。
「大人請移步!诡I頭的專家帶著衛珩和楚槿走進田梗間,彎下腰,細細解說,「剛發病的時候,在葉子的邊緣會岀現水浸狀的小斑點,隨著天氣越來越熱,斑點越來越延長,葉子會變成黃色、枯萎。起初農戶們沒有太注意,直到后來發現水稻無法抽穗,或抽穗的谷粒較多,粒重下降,才曉得情況嚴重,今年已經是第二年了,倘若再這樣下去,明年不曉得還能不能種稻!
「剛發現枯葉時為什么不將葉片拔除?」楚槿問。
脆生生的聲音引起眾人注意,專家們轉頭看回楚槿,心生懷疑,這不會是朝廷派來協助的人吧?怎么會是個嬌弱的小姑娘?她種過田嗎?認得出水稻早稻嗎?
眼底鄙色現形,若不是身為欽差的衛珩在場,估計沒人具理她。
眾人的表情落入衛珩眼底,他臉上浮起嘲諷,他們想太多了,現在上官謙夜夜笙歌,哪有心情理會這等小事,比起稻谷災害,他更樂意自己多抓幾個官、抄沒家產,豐富他的庫房,為百姓著想的事他不會做。
「我們分辨不出那是自然枯萎的老葉,還是得病的吐地子,往往到枯葉越來越多,才曉得水稻生病。」
「是因為蟲害嗎?」楚槿又問。
「剛開始也是這么以為的,后來確定不是!
「如何患病,你們至今尚未查出原因?」
楚槿問得大家心悶,這是他們的死穴,查了那么久都查不個所以然,太守大人急得嘴角長泡,天天指著他們的鼻子罵,就怕稅收少了,難以向上頭交代。
幾個心高氣傲的不服氣地望回楚槿,有那么容易嗎?說得像吃飯睡覺似的,這么簡單的話他們要天天待在田里,被太陽曝曬、日日煎熬?
一名身材粗壯、面容黝黑的男子走上前,他的袖子兩手都沾滿泥巴,上下打量楚槿,心底忖度,這丫頭就算打出生就在田里滾,滿打滿算也不過十幾年,能懂多少?他們這票人個個都有二、三十年的經驗,還看不出所以然來,她能做什么?
外頭傳得沸沸揚揚,說皇帝沉迷女色,多日不上朝,還以為只是謠傳,沒想到果真如此,這么嚴重的事竟派一個嬌滴滴的女子過來,是沒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還是百姓的死活不重要?
他面帶嘲諷,冷冷回道:「我們不就是在等朝廷派人來幫著查出原因嗎?」
他的不屑楚橫收到了,她沒發怒,只是清淺一笑,轉身之際視線投向衛珩,然后往稻田更深處走去。
衛珩目光微冷,不冷不熱地說道:「大家辛苦,先散了吧,明兒個到府衙門集合,看看能不能商討出解決辦法!
哼,當他們是傻的嗎?坐在衙門里,兩張嘴皮子一碰就能找岀解辦法?那他們何必天天在田里除病秧?派這種光會作官樣文章的欽差大臣過來,能什么用?怕只是走個過場,啥事也處理不了。
天底下當官的都一樣,有幾個會把百姓的生死放在心上?他們只在乎頭頂上的烏紗帽。大伙兒心里不滿,卻不敢當面違反命令,只好乖乖離開。
衛珩沒走到楚槿身邊,他曉得她正在和水稻對話,不該被打擾,因此遠遠站開,替她守著四周,不教外人靠近。
吃過飯,睡上一晚,養足精神后,隔天衛珩和楚槿來到府衙。
信州太守已經候著,但昨兒個的專家們只來了四、五個,一看便曉得他們只是來應付應付,多數的人還是往田里去,擺明是沒把衛珩和楚槿看在眼里。
信州太守見狀急得跳腳,連忙命差役去田里把人給拉回來。
楚槿并不介意,相反的,還覺得他們寧可把時間用來尋找問題,而非巴結上官、為百姓竭盡心力的做派實屬難得。
「周大人,您先請坐!
信州太守姓周,他的視線不斷朝外望,一邊看著端坐在椅子上,半句話都不說的衛珩,硬是冒出一身冷汗。
他兩道眉毛皺成團,狠狠瞪著來商議的幾個人,心頭暗恨,這票老家伙啥事不做,專給他尋麻煩,他們要真有能耐,事情會拖到這副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