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电竞app-中国知名电竞赛事平台

言情小說 >> 古代,架空,架空 >> 重生穿越,患難情真 >> 面面聚道(下)作者:寧馨 | 收藏本站
面面聚道(下) page 27 作者:寧馨
    如今道陽這般痛哭,著實嚇了他一跳,要知道這孩子當日救醒他,說起父母先后去世時都不曾掉過一滴眼淚,這到底是怎么了?

    「到底誰欺負了你,說,朕給你作主!」

    道陽也不客氣,把嬌妻參加賞花宴,如何受到刁難、陷害,以至于如今垂死,肚中孩兒不保的事,末了又磕頭大哭。

    「皇上,臣已經求了恩準,一世只娶陽關郡主一人,若是她和孩兒有兇險,我道家就斷子絕孫了。為了保我道家一脈香火,還求皇上恩準臣退隱邊關,臣即便身在邊關,也會為皇上守護大梁安危,只要有道家一日,就沒有蠻人能踏進大梁一步!」

    「放肆!這些女子家中平日是如何教導,居然如此蛇蝎心腸!」

    皇帝惱得厲害,楚秋雨可是他親封的郡主,如今被人如此欺辱,豈不是也沒把他這個皇上放在眼里。再者,各家閨秀理應是知書達禮、安靜端莊,怎么會行事如此惡毒?特別是還占了個外甥女名頭的榮華郡主,實在是讓他失望透頂。

    「傳朕旨意,榮華郡主行事失儀,閉門思過百日,抄寫《女誡》千遍,著教養嬤嬤嚴加教導,其余幾女進宮服侍,即刻執行!

    早有稟筆太監麻利的寫了圣旨,用了玉璽后趕緊匆匆傳旨去了。

    皇帝起身,親自扶起額頭已經青紫一片的道陽,嘆氣道:「朕派御醫同你一起回去,多帶些藥材補品。放心,陽關郡主不會有事,同她說,朕還想再吃一碗她煮的餛飩呢。」

    本來在座的眾臣提心吊膽想了半晌,自家閨女是不是跟著榮華郡去賞花了,還想著同皇上求求情,結果眼見皇上待道陽比皇子還親切,趕緊滅了心思,搭上一個閨女沒什么,萬一把自己都搭進去,家里就徹底沒指望了。

    道陽又謝過皇上,匆匆帶著太醫和大批的藥材補品回侯府。

    第二十章道家人的手段(2)

    以沈老爺子的手段,當然讓太醫查出楚秋雨是如何「病弱」,于是太醫皺著眉頭,安慰幾句就回宮復命去了。

    道陽守在楚秋雨床頭,一步也不肯離開。

    楚富貴有些舍不得,想多說兩句,卻被沈老爺子拉走了。

    倒是楚秋雨很歡喜,自從成親后,道陽一直在外奔波,很少有這樣安靜陪著她的時候,兩人依偎在一起說說當初相見情景,說說成親時候遭人詬病,說說府邸里的瑣事,還有蓮生出嫁,越發覺得親近了。

    他們小夫妻倆是幸福了,外邊卻是天翻地覆,鬧得沸沸揚揚。

    榮華郡主那里還好說,畢竟是皇家血脈,皇上還是留了情面,只是閉門思過加抄書,但另外幾家閨秀卻是倒了大楣。

    圣旨上只說是進宮服侍,這「服侍」兩字可是大有文章,進宮做宮女是服侍,做嬪妃也是服侍,相比起來,后者自然更好一些,但別忘了皇帝已經五十幾歲,又大病一場,先前疑似病危的事實。

    所以不論哪個結果,進宮就是跳進火坑。

    幾個閨秀哭得是要死要活,畢竟好好的大家小姐做不成,進宮后不是做奴婢就是守活寡,誰也不想啊。

    幾家夫人更是哭天搶地,大罵不已,但很快就被匆匆趕回來的男人們捂了嘴巴。

    如今家里只要把閨女送進宮去,對外說起主動伺候皇上,還能博取個忠君的美名,若是鬧起來,消息傳開,以后家里別的兒女親事都要受影響。

    可是各家男人打算得是不錯,就是忘了流言這東西的神奇之處,越捂越傳得厲害。

    于是不到一日,整個京城都知道了,榮華郡主設下圈套,一眾閨秀幫手,差點害死了陽關郡主的消息。

    有人就問:「榮華郡主可是長公主的嫡女,金枝玉葉,陽關郡主是西北邊關過來的,按理說沒有什么仇怨啊,怎么還鬧出這樣的事?」

    這一問簡直勾起了無數人的訴說欲望,這個應聲道:「兄弟,你是外地來的吧?」

    「就是,若是咱們京城的怎么會不知道榮華郡主同武義侯府原本可是談婚論嫁過?」

    「什么?還有這一說,各位快給兄弟說說,這到底怎么回事啊?」

    路邊、酒樓里、茶館中……這樣的對話處處在發生。

    而道陽與榮華郡主那段過去,又給這場風波添了桃紅色的翅膀,迅速往京城之外飛去。

    待得幾個閨秀入宮那日,喜好看熱鬧的京城百姓幾乎是「夾道歡送」,嘴上不敢說,但心里卻感謝皇上把這幾個惡毒女子都收到身邊「管教」去了,否則嫁去誰家都是禍害人啊。

    原本眾人以為這事就算完了,長公主府安靜得好似墳墓,沒吵沒鬧,幾家人也認了倒楣,送了閨女進宮,至于以后是托人情把閨女再撈出來,還是打點銀錢讓閨女在宮里過得好一些,那都是后話了,不想,眼前這事卻是又有了新發展。

    蓮生當日也是收了請帖的,左右宮里無事,去的又是長公主的山莊,就想著走一趟,順便見見嫂子。

    可是臨出門的時候卻有小太監來稟報說,三皇子肚子不舒坦,她就匆匆去瞧了,結果發現三皇子只是茶喝得有些多,多如廁了幾次,她實在有些納悶,只是三皇子也很歡喜她如此擔心自己,小夫妻倆又親近幾分,她便也不多追究了。

    不想第二日,她身邊的大宮女就來稟告,「娘娘,侯爺夫人昨日去赴賞花宴,被榮華郡主和幾個閨秀設計陷害,如今……怕是腹中胎兒不保!

    「什么?」蓮生也不是傻子,瞬間想到三皇子腹痛的誤報,若不是因為這事耽誤,她就會同嫂子起參加賞花宴,就是誰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當著皇子妃的面算計她娘家人。

    怎知人家不但出手,甚至連她也一同算計了!

    「該死的賤婢!」蓮生一連砸了兩套茶碗,惹得三皇子趕來探看,蓮生一頭沖進他的懷里,哭得幾乎氣絕。

    三皇子只知道陽關郡主被算計的事,不知道他也是其中一環,待聽到蓮生哽咽說完前因后果,也是惱得臉色漲紅,就算他沒有母族可倚靠,在朝中也沒有什么根基勢力,但總是皇子、天家血脈,若是這般被人算計都不出聲,以后豈不是隨便哪個阿貓阿狗動動心思都能拉他當墊背?

    「愛妃,咱們宮里不是還缺人手使喚嗎?我這就去內務府要人,必定給你要幾個‘合心意’的好人手。」

    三皇子說著話氣沖沖地走了,蓮生立時抹干眼淚,哪還有方才的嬌弱模樣。

    既然侯府沒有給她送消息,就是兄嫂不想讓她跟著擔心,但身為道家閨女,怎么可能忍氣吞聲不出頭?事情已經發生了,她就是派人回家去問也無濟于事,不如專注在如何報仇一事上吧。

    嫂子和侄兒若是平安無事,那自然什么都好說,但若是有事,總要送幾個「乘巧聽話」的奴婢去黃泉之下跟隨伺候啊。

    計劃沒有變化快,那些剛剛買通了內務府的幾家家主,就發現女兒被盛怒的三皇子「討要」去做了皇子妃的奴婢。

    三皇子妃是誰啊,道家的閨女,陽關郡主的小姑子……這下用腳指頭想也能猜到他們閨女的下場必定凄慘無比。

    但他們就是急得把頭發揪光也是毫無辦法了,誰讓他們的閨女犯了錯,人總是要為錯誤付出代價倒是皇帝聽說三皇子要走了他「欽點」進宮的閨秀,不但沒氣惱,反倒笑得暢快,惹得一眾宮女太監都是詫異,只有服侍了皇上半輩子的老太監明白其中緣由。

    就同「慈不掌兵」是一個道理,性情溫和的皇帝也不會是個好皇帝,如今三皇子終于任性一次,不再跟以前一樣顧慮重重,亮出了不算鋒利的爪子,這對于盼著兒子成材的皇帝來說,只會歡喜,又怎么會自覺被冒犯而惱怒呢?

(快捷鍵:←)上一章  面面聚道(下)  下一章(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