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從來都是在失敗中累積出來的,三爐燒餅中又烤焦了一爐,但成果也是很可喜的,圓圓的糖燒餅,牛舌模樣的豆沙燒餅,還有面皮上撒了黑芝麻的油鹽燒餅擺了滿滿一籮筐。
葉蘭累得腰背酸疼,正琢磨著把燒餅放在哪里存著,明日拿出去試賣,看看效果如何,可胡婆卻是個急脾氣,哪里肯多等一晚,直接就端起籮筐去了街上。
葉蘭好笑又無奈,趕忙跟了上去。
這會兒已是申時初,太陽斜斜掛在西天,再沒多久就要落了下去,忙碌了一日的人們匆匆忙忙走在歸家的路上,有些人實在耐不住饑餓,打算在路旁買些吃食墊墊肚子。
胡婆一現身,就有熟悉的人笑著招呼道:“胡婆來得太巧了,快給我包兩個干餅,忙了一日,餓得難受。”
胡婆一瞧這說話的人是住在城外山下的一個獵戶,平日打了野味就進城來賣,他家里父母都不在了,也沒有妻兒,偶爾需要進山蹲守大野獸,就會跟她買上幾十張大餅做干糧,算是老主顧了。
“梁兄弟,今日又賣了什么好皮毛,肯定發了財,不如嘗嘗我家里新做的面餅,味道好極了。你是第一個主顧,我多送你一個。”
那獵戶生怕誤了出城,只想趕緊買了干餅上路,便要拒絕,可是胡婆卻及時的解開了蓋在籮筐上的白棉布,露出里面烤成金黃色的面餅,熱騰騰、油亮亮,分外惹人垂涎。
于是獵戶的話到了嘴邊就改成了夸贊,“胡婆,這面餅看起來真是不錯,多少錢一個?給我先來一個嘗嘗。”
“好咧!”胡婆長年在外走動,也是個做買賣的好手,她也不提銀錢,直接用竹夾子夾了個油鹽燒餅遞了過去,“來,你先嘗嘗味道如何,不好吃,胡婆不收錢!”
獵戶也不客套,張口就吃。
一個燒餅不過碗口大小,七、八口就下了肚兒,獵戶意猶未盡的豎起大拇指贊道:“胡婆真是沒騙人,這面餅太好吃了。多少錢一個?我多買一些,明日上山當干糧!
“那好啊,三文錢一個,比干餅貴一文!
獵戶想想沒油沒滋味的干餅,再舔舔油乎乎的嘴,點頭道:“胡婆果然厚道,這面餅賣得不貴,先給我包十個!
“都是鄉里鄉親的,賺個辛苦錢養家糊口就是了,誰還指望賣餅賣成大財主啊!”胡婆笑咪咪地客套著,接過葉蘭遞過的油紙開始裝燒餅。
一旁的路人聽他們說得熱鬧,遠遠瞧著燒餅又稀奇,紛紛湊過來探看。
葉蘭剛要開口招呼,卻被老太太輕拉了一把。她愣了愣,立即想明白其中原由,遂老老實實站在一旁,頂多幫忙遞個油紙,不再多說。
一籮筐燒餅也就六十個,價格又著實不貴,很快就被眾人買光了,有些沒買到的還抓著胡婆問個不停,何時還有?能不能先預定云云,直喜得胡婆眉開眼笑。
來時沉重,歸時空空,但荷包里已裝滿了銅錢。
胡婆拉著葉蘭往家的方向走,待得路邊無人之時才低聲說道:“大小姐,方才不怪我攔著你吧?”
“姑母,不是說好叫我蘭兒的嗎?”葉蘭接過她手里的籮筐,笑道:“我知道姑母是不愿讓我拋頭露面,受人家指指點點。”
“你知道就好,我還怕你氣惱,這里雖說民風淳樸,鮮少有惡毒之人,但你身分尊貴,姑母雖然不能給你錦衣玉食,總能護著你少受些委屈!
“姑母疼我,我心里明白!
“你是個好孩子,從前不管如何,以后咱們好好過日子!
“姑母,等咱們賺多了銀錢,就在街上買間小鋪子吧,到時候咱們坐在家里賣面餅,您就不用到處叫賣了!
“好啊,都聽你的。”
夕陽眼見落下了西山頭,淺淡的霞光照在葉蘭和胡婆的背后,拉出長長的影子,不時有歸巢的鳥兒好奇的飛過兩人頭頂,嘰嘰喳喳叫個不停。
黑夜終于降臨的時候,忙碌了一日釣胡家小院子終于清靜下來,葉蘭累得吃了晚飯就沉沉睡去了,盡管她技術熟練,但這具身體可是嬌養長大的,不過做了半日活計,胳膊就酸疼得抬不起來。
胡婆坐在炕邊,輕輕替她揉了又揉,直到她微皺的眉頭徹底松開了,這才悄悄回了東屋。
胡伯正啜著煙袋鍋,見老太婆進來趕緊按滅了煙火,在炕沿上磕了磕。
胡婆罕見的沒有同他斗嘴,脫了衣衫就進了被窩,他有些不習慣,想了想就湊到跟前,小聲問道:“老太婆,新面餅不是賣得很好嗎?你怎么瞧著不高興啊,是不是累了?”
胡婆卻是搖頭,好半晌才應道:“老天爺真是不公平,大小姐多好一個閨女啊,原本該享盡富貴,沒想到要受這樣的苦。”
胡伯聞言就勸道:“你也別多想了,我看著大小姐在咱們家里住著很自在,待咱們也好。我和你沒兒沒女,以后把她當親閨女疼著就是了!
“唉,只能這樣了!焙艊@氣,“山子那小子也不肯多說,只說大小姐進王府做了妾,第二日就碰傷了頭,被關進了柴房,到底是因為什么原故也不說清楚,不過,想必那什么王爺也不是個好東西。如今出來了也好,咱們以后多多留意,若是有好人家,就張羅著給大小姐再成個家,生兒育女,老了也有個依靠。”
“成啊,都聽你的,只是咱們這兒太小了,縣太爺的公子也配不上大小姐啊,先別想那么多了,睡吧!
老倆口說了幾句,到底上了年紀,耐不住疲憊,很快就睡了過去。
窗外廊檐下,站了許久的山子沉默著緊了緊背上的長弓,再次望了望干凈又安寧的小院,之后翻身上了墻頭,很快消失在夜色里。
有句話說,離開是為了再也不分別,但其實有時候,離開卻也是錯過……
第七章 生財大計(2)
每逢初五、十五、二十五這三日,都是碎石城約定俗成的大集市,附近幾十里的村屯鄉人都會在這一日趕到城里來湊個熱鬧,有賣雞蛋的,有賣干蘑菇和野味的,換了銀錢就再買些燈油、糖鹽之類的日用品回家,偶爾手頭寬綽些的就給媳婦兒扯塊花布,給老娘來盒點心,給孩子買幾兩糖片。
今日正是三月十五,日頭徹底退去了冬日的懶散,勤快的早早爬出山頭,曬得野草瘋長,林木蔥郁,大姑娘小媳婦兒們迫不及待的脫下夾襖,換上輕薄的衣衫,尋了些繡好的帕子或者荷包做個借口,去城里走走,給春日多添一絲輕盈和美麗。
男人們則多是關心耕種,到鐵匠鋪里打張好犁,集市上買些扁擔筐簍,一年的辛勤勞作馬上就要開始了。
小孩子們一如既往的不知愁滋味,扯著大人的衣襟在人群里穿梭,不時盯著路旁小販手里的零食,看得直流口水。
葉蘭幾乎剛過子時就起了床,幫著胡伯夫妻烤了足足五百個燒餅,裝了滿滿八個籮筐。
胡婆燒餅經過這半個月的熱賣,如今已成了人人皆知的好吃食,要知道普通干餅還要兩文一個呢,這燒餅烤得金黃,一看就知沒少放油,吃起來也是酥軟香甜,僅僅才貴一文錢,簡直太劃算了。
一家三口剛剛把擔子挑去集市,找個路口熱鬧處放下,就有很多買主圍了過來,小孩子們吵鬧著要吃起來甜甜的糖燒餅,女人們則喜歡豆沙餡的牛舌燒餅,男人則要實惠頂飽的油鹽芝麻燒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