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到半途的時候,有人問偶:究竟想表達什么?
也有人對我說:你說你尊重歷史,我看不盡然。
猛然發覺,我需要好好回頭進行修訂了。
首先,所謂一百個人心目中有一百的哈姆雷特,要完全重現當時真實的社會風貌,并讓每個人都無話可說,我自認是做不到的,而且我也相信:這世界上根本就沒人能做到。
如果要考證“三月不知肉味”的肉是豬肉牛肉還是羊肉,很抱歉,我心目中尊重歷史的尺度還沒高到這個地步。只要不是鯊魚肉或者鸚鵡肉就可以了:P
歷史上竇太后瞎了又怎么樣?我的這篇文里沒有以她是瞎子為決定性基礎的情節,不需要的東西放著就是累贅!衛子夫?沒出場必要的部分,能切掉就切掉!
我是在依照自己心目中的形象寫故事,我是在用自己的風格寫故事。
別處固然有讓我贊嘆羨慕的華麗委婉細膩文風,但那不是我的。這是我寫的故事,用的是我最習慣的表敘方式,我認為應當的開頭、過程和結尾。
如果硬要讓我依照別人的喜好來修改寫法,那我寫這個故事的就沒有意義了。
史記的作者司馬遷是與漢武帝同時代的人,但他也不可能親眼目睹自己筆下所記錄的每件事每個人。比如記錄衛青和霍去病的《衛將軍驃騎列傳》,寫衛青之功,多陳述事實,“摹寫唯恐不盡”(姜宸英《湛園未定稿·書史記衛霍傳》)寫大將軍北上,追亡逐北,真是兵威浩蕩,強虜震恐,浩氣千里,萬馬奔騰,既“描畫如見”(王治皞《史記榷參·衛將軍驃騎》),又使讀者如聞其聲,很有藝術感染力。
但那是司馬遷親眼所見的嗎?
史記上關于韓嫣的記錄非常之少。佞幸列傳的有關部分全文如下:
“今天子中寵臣,士人則韓王孫嫣,宦者則李延年。嫣者,弓高侯孽孫也。今上為膠東王時,嫣與上學書相愛。及上為太子,愈益親嫣。嫣善騎射,善佞。上即位,欲事伐匈奴,而嫣先習胡兵,以故益尊貴,官至上大夫,賞賜擬于鄧通。時嫣常與上臥起。江都王入朝,有詔得從入獵上林中。天子車駕蹕道未行,而先使嫣乘副車,從數十百騎,騖馳視獸。江都王望見,以為天子,辟從者,伏謁道傍。嫣驅不見。既過,江都王怒,為皇太后泣曰:“請得歸國入宿衛,比韓嫣!碧笥纱藛殒獭f淌躺,出入永巷不禁,以奸聞皇太后;侍笈,使使賜嫣死。上為謝,終不能得,嫣遂死。而案道侯韓說,其弟也,亦佞幸。”
其他別的時代的人寫的東西,更是想象中的想象了,哈哈哈哈哈哈~~~~~~
扯遠了,回頭吧^^bb
看過一些宮廷耽美文,在最后小受當了皇帝小攻的男妃男皇后,兩個人從此在皇宮里幸?鞓返厣睿紫x的生涯好高興哦~~
當時看的時候是滿爽的,但過了一陣子就開始不爽了……
想起某部名為米蟲系列的系列言情小說,里面的女主角都是些只嫁個金龜婿被包養起來的小女人,這樣的角色和角色可是說單純是為了滿足愛幻想的小女生所推出的純商業東東。
偶不知道別人看的時候感覺如何,反正我是很不舒服。但想想算了,小女生嘛,誰沒做過這樣的夢?連偶自己的老爸也在夢想著把偶嫁個大老板呢,黑線……
但當兩個角色都是男性的時候,問題就出來了。小受的性別好歹也是“男”,就算他再無才能,再怎么愚笨,難道就真的一點也沒對被包養的生活產生過不滿?對被包養的自己,難道就從來沒感到過一點羞愧?
然后想起史記上的這段記錄,可以看的出來,漢武帝對韓嫣是有真感情在的,但為什么韓嫣要“出入永巷不禁,以奸聞皇太后”呢?難道他就不知道這等于是在把自己往死路上推?
所以我認為,韓嫣是最后心灰意冷不再壓抑自己的男人本性XX了宮女,為了,就是在漢武帝苦求而不可挽回的情況下被太后賜死。他是在借王太后的手自殺。
關于王太后,雖然史記說是王太后直接把韓嫣賜死的,但偶覺得那似乎不像是王太后會做的事情。
歷史上的王太后是個會做人的女人。在為劉徹爭奪太子之位的戰爭中,她用的以退為進的策略,打敗了敵人,更保全了己方。
偶覺得,既然劉徹對韓嫣的感情是真的,她就會考慮到殺了韓嫣后劉徹的反應,她必須考慮到自己和兒子間的感情。
所以呢,偶讓她在明了韓嫣個性的前提下,先是要賜死韓嫣,然后接受兒子的求情,給兒子人情,這樣她不但達到了目的,也保全了和劉徹的母子情。
因為她知道韓嫣必定會拒絕這樣的恩典,主動求死……
有其子必有其母~~~
劉徹只是景帝的第九子(或言第十子),母親也只是個夫人(小妾),上面劉徹成年的兄長多的是,太子的母親粟妃也受寵得多,太子之位本來怎么也輪不到劉徹,但這個王夫人硬是動用了一切可以動用的力量打敗所有的對手,讓劉徹成為了太子,然后成了一代名帝,怎么想,她也絕不會是等閑之輩啊~~~~
唉,我只怕自己無法寫出其十分之一二………
關于漢武帝劉徹,看到的歷史人物介紹,對漢武帝劉徹的性格評定就是陰沉、多疑,任命官員基本是全憑個人喜好。
漢武帝年間的名臣大多不得善終,就是因為他的讓人琢磨不透、反復無常的性格。一個人才,他如果無法得到并使用,就認為沒有存在的必要。
他少年時候具有雄心,改革受阻也不消沉。掌權之后取得驕人政績。最大功績就是加強中央集權,以及對外關系上的:)因此自信滿滿,也奢侈非!
晚年也因為多疑犯了皇帝常有的錯誤,迷信長生不老,還掀起“巫蠱”之禍,但卻還算清醒,對自己的錯誤進行了認識,甚至寫下了悔過書,昭告天下。
所以,我認為年少的他本質上是血氣少年,但因為生活的環境和母親的教導,讓他學會了多疑多慮,不希望被人摸透自己。
本文的設定中,他對初戀的韓嫣起先是全憑自己高興的寵愛封賞,然后卻發現這給韓嫣帶來了災難,又想起鄧通的悲劇,于是開始想掩藏起韓嫣,避免悲劇重演。于是出現了文中情況。
劉徹也是個不折不扣的色鬼,劉徹自己就說:“我可以三天不吃飯,但是不能一天沒有性娛樂!保ㄔ挘何崮苋詹皇,不能一日無婦人。)在大漢王朝的皇帝中,沒有哪一個比劉徹的后宮女人更多,劉徹后宮御用嬪妃、宮女,在冊的就達到一萬八千人之多(汗,一天換一個也得50年。
文中出現的衛青,是因為我不希望讓結尾因為死人而單純的悲傷,我想要的是哀而不傷、長歌當哭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史記·佞幸列傳》
2、《史記·韓信盧綰列傳〉》
3、《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
4、《毛澤東眼中的五大帝王》
5、《漢武帝年表及大事記》
6、《衛青、霍去。盒疫\兒的悲哀》
7、《史記·匈奴列傳》
8、《史記·李將軍列傳》
9、《漢書卷六十八霍光金日磾傳第三十八》
10、《中國刀劍小史》
11、《西漢帝王世系表》
12、《漢書·外戚傳》
注釋:
首先要強調的是,韓嫣的曾祖父是韓王韓信,而不是淮陰侯韓信。
就是說,漢高祖劉邦手下曾經有兩個叫韓信的人。
淮陰侯韓信,是曾受胯下之辱的韓信,是蕭何月下追的韓信,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的韓信,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韓信,是“狡兔死,走狗烹”的韓信。這個韓信是被呂后夷滅宗族的。
韓王韓信,是原來韓襄王的庶出孫子,他是后來投降了匈奴的。
漢高祖帶軍隊進攻陽城時,命張良以韓國司徒的身份降服了韓國原有地盤,得到韓信,任命他為韓國將軍,帶領他的軍隊隨從漢高祖進入武關。漢高祖回軍平定三秦時,就答應將要韓信為韓王,先任命他為韓太尉,帶兵去攻取韓國舊地。他最終跟從漢王擊敗項羽,平定了天下。漢高祖五年春天,漢高祖就和韓信剖符為信,正式封他為韓王,封地在潁川。
前201年,漢高祖懷疑韓王韓信有背叛漢朝之心,派人責備韓信。韓信害怕被殺,于是就和匈奴約定好共同攻打漢朝,起兵造反,把國都馬邑拿出投降匈奴,并率軍攻打太原。
漢高祖十年(前197),兩軍交戰,柴將軍屠平參合城,并將韓王韓信斬殺。
韓信投靠匈奴的時候,和自己的太子同行,等到了頹當城,生了一個兒子,因而取名叫頹當。韓太子也生下一個兒子,取名為嬰。到孝文帝十四年(前166),韓頹當和韓嬰率領部下投歸漢朝。漢朝封韓頹當為弓高侯,韓嬰為襄城侯。在平定吳楚七國之亂時,弓高侯的軍功超過其它將領。爵位兒子傳到孫子,他的孫子沒有兒子,侯爵被取消。韓嬰的孫子因犯有不敬之罪,侯爵被取消。韓頹當庶出的孫子韓嫣,地位尊貴,很受皇帝寵愛,名聲和富貴都榮顯于當世。他的弟弟韓說,再度被封侯,并多次受命為將軍,最后封為案道侯。兒子繼承侯爵,一年多之后因犯法被處死。又過一年多,韓說的孫子韓曾被封為龍額侯,繼承了韓說的爵位。
出自紀淑敏譯注〈史記·韓信盧綰列傳〉(有刪節)
關于建章宮——
本文中所涉及的建章宮并非漢武帝修建于公元前104年的建章宮。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建元二年春,青姊子夫得入宮幸上;屎,堂邑大長公主女也,無子,妒。大長公主聞衛子夫幸,有身,妒之,乃使人捕青。青時給事建章,未知名。大長公主執囚青,欲殺之。其友騎郎公孫敖與壯士往篡取之,以故得不死。上聞,乃召青為建章監,侍中。
建章監:是漢、三國時期監督建章宮羽林軍的長官。類似的還有未央衛尉(未央宮禁衛軍長官)和長樂衛尉(長樂宮禁衛軍長官)
可以看出,在衛青少年時代,確實有一座需要配置建章監的建章宮:)衛青死于元封六年(前105),所以這座宮殿,與漢武帝修建于前104年的建章宮,應該是舊與新的關系。
關于年紀——
在本故事中,初登場的劉徹虛歲十八歲,這是真實的歷史,韓嫣十七歲也很正常,人家畢竟是美貌小受嘛,自然要比小攻小上一點。至于衛子夫十三歲,衛青十二歲,是偶的設定,因為米找到確實的記錄……^^bb
之所以這么設定呢,原因如下:
關于衛子夫
一是因為西漢初期人口凋敝,為了快速發展人口增加勞動力,特別鼓勵早婚,在文帝景帝的時候甚至有過法令:女子如果超過十四歲還未出嫁就是有罪的,即使到了武帝時期不那么嚴格了,但女孩子十四歲出嫁成為人們的潛意識也不是不可能的^^bb;
二是因為先秦秦漢時候女子十四是適婚妙齡,比如有名的班氏三兄妹中的班婕妤就是十四歲出嫁的,野史中西施被送到吳國去的時候也是十四歲,十四這個年紀在那時候就像后來唐宋明清時候少女十六、十八一樣是如花好年齡(說起來,BT的小日本也有十四歲情節哦~)
三是因為據說那個時候衛子夫還是處子,劉徹非常驚訝,也因此對她更加寵愛,因為那個時候封建禮教的觀念還沒完全成型,人們對性的觀念很開放,對男女之大防也不是很嚴格(所以劉徹的母親甚至在出嫁生過一女后還能進宮,甚至成為太后)身為歌女的衛子夫居然還是處子,就意味著她年紀一定還比較小;
由于以上理由,所以我認為衛子夫初見劉徹應該不超過十四歲才是:)
然后就是衛青,說起來,史書上的記載也蠻奇怪的,在衛子夫進宮前,衛青就因為相貌而被平陽公主看中而留下來當“花瓶”,史書上說是因為“平陽公主看到衛青已長成了一個相貌堂堂的彪形大漢,非常喜歡,就讓他做了自己的騎奴”。彪形大漢?提到這次你想到了什么?應當只有成年男子才可能有這樣的身形吧,少年再怎么高大強壯也是有限度的,而且身量不會足,顯得單。ó吘故峭辽灵L的漢人啊,又不是胡人),除非衛青有異于常人,但并沒有具體他高大到什么地步的記載或描寫,中國傳統文學會放過這么突出的特征嗎?不可能吧:)要知道,普遍的傳說中衛青可是有名的美男子哦^0^哈哈,平陽公主看中的恐怕是少年衛青那俏模樣吧~~這個色女!
衛子夫進宮后不久衛青也被召進宮,在此十年后衛青才第一次帶兵出征,如果說十年前衛青就是彪壯的成年大漢,那十年后他不就起碼應有三十了嗎?而這個時候劉徹也還沒三十。照這么算,衛子夫不就比劉徹還要大了嗎?劉徹會在十八歲少年郎的時候看上一個已算是遲暮年齡的歌女嗎?花心大蘿卜風流色鬼劉徹可是在七老八十的時候還有了十七歲的鉤戈夫人哦!
因為衛青和衛子夫是同母異父的姐弟,是他母親在寡居以后才和別人私通生下的,就是說他絕對要比小姐姐衛子夫小一歲以上!!生衛子夫為產后恢復而坐月子一個月,然后再次懷胎生衛青十個月,光這樣十一個月近一年就過去了……就是說,如果偶設定衛子夫是十三歲的話,偶設定他十二歲已算很有良心了,汗,因為那時他甚至可能只有十一、十、甚至九歲………………-___-||
另外,衛子夫還有兩個弟弟:步和廣。但衛青又最小(根據有關的評論文章),依照推算,只比外甥霍去病大個七八歲而已。所以說衛青只比衛子夫小一歲實在是非常之牽強啊……但為了避免罪惡感,偶還是盡量把衛青的年紀往大里拉拔吧……
有鑒于上,讓偶吼一句:劉徹你這個BTBT的。。。〒]拳頭ing)
關于上林苑——
漢武帝劉徹于建元二年(公元前138)在秦代的一個舊苑址上擴建而成的宮苑,規模宏偉,宮室眾多,有多種功能和游樂內容。今已無存。
關于休屠王——
讓這個人物出場,可是說在很大成分上是為了增加觀賞性,偶很喜歡迪斯尼動畫〈花木蘭〉里的匈奴單于形象哦^0^愛死了~~寫的時候就是在想象那個模樣,捏哈哈哈哈哈哈~~~~~
休屠王這個人物比之其他的匈奴王族,和衛青霍去病漢武帝有更深的淵源,具體參見《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漢書卷六十八霍光金日磾傳第三十八》以及〈資治通鑒〉
不過本文中的情節,韓嫣和休屠小時候的婚約什么的,幾乎全是我的杜撰!(表打……)
關于李當戶——
廣子三人,曰當戶、椒、敢,為郎。天子與韓嫣戲,嫣少不遜,當戶擊嫣,嫣走。于是天子以為勇。
——史記·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
支菊生
譯注:李廣有三個兒子,名叫李當戶、李椒、李敢,父子四人同朝為官。有一次皇上和韓嫣戲耍,韓嫣一時忘形對皇上不敬,李當戶便將韓嫣追打,因此皇上認為李當戶很勇敢。
PS:李當戶早亡,死因偶不知道,故如此編造。(又,大將李陵是李當戶的遺腹子)
關于中行說——
老上稽粥單于初立,孝文皇帝復遣宗室女公主為單于閼氏,使宦者燕人中行說傅公主①。說不欲行,漢強使之。說曰:“必我行也,為漢患者!敝行姓f既至,因降單于,單于甚親幸之。
…………于是說教單于左右疏記⑥,以計課其人眾畜物。
漢遺單于書,牘以尺一寸,辭曰:“皇帝敬問匈奴大單于無恙”,所遺物及言語云云。中行說令單于遺漢書以尺二寸牘,及印封皆令廣大長⑦,倨傲其辭曰“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單于敬問漢皇帝無恙”,所以遺物言語亦云云。
…………(中行說)日夜教單于候利害處。
…………
后四歲①,老上稽粥單于死,子軍臣立為單于。既立,孝文皇帝復與匈奴和親。而中行說復事之。
——《史記·匈奴列傳第五十》
官方翻譯~:
老上稽粥單于剛剛繼位,孝文皇帝又派遣皇族女公主去做單于的閼氏,讓宦官燕國人中行說去當公主的輔佐者。中行說不愿去,漢朝強迫他。他說:“一定讓我去,我將成為漢朝的禍患!敝行姓f到達后,就投降了單于,單于特別寵信他。
……于是中行說教單于身邊的人們分條記事的方法,以便核算記錄他們的人口和牲畜的數目。
漢朝送給單于的書信,寫在一尺一寸的木札上,開頭文詞是“皇帝恭敬地問候匈奴大單于平安”,及寫上所送的東西和要說的話。中行說就讓單于用一尺二寸的木札寫信送給漢朝皇帝,并且把印章和封泥的尺寸都加長加寬加大,把開頭語說得很傲慢:“天地所生、日月所安置的匈奴大單于恭敬地問候漢朝皇帝平安!痹賹懮纤蜄|西和要說的話語。
……中行說日夜教導單于等待有利的進攻時機和地點。
…………
老上稽粥單于死去,他的兒子軍臣繼位當了單于。軍臣單于繼位后,孝文帝再次與匈奴和親。而中行說仍然侍奉軍臣單于。
王延海譯注
中行說是漢文帝時候人,漢武帝的時候距離他到匈奴已經有4、50年了。文中為劇情需要,將時間人物修改了一下。
關于廁所——
有關于廁所的文章說古代的手紙是薄竹片,某卡曾經看到一篇外國人寫的文章,說到參觀了世界廁所文化后,最驚訝的是中國皇帝的手紙居然是一米見方的絲綢。為情景情調計,這里取后一種說法。
關于王太后認女兒——
初,皇太后微時所為金王孫生女俗,在民間,蓋諱之也。武這始立,韓嫣白之。帝曰:“何為不蚤言?”乃車駕自往迎之。其家在長陵小市,直至其門,使左右入求之。家人驚恐,女逃匿。扶將出拜,帝下車立曰:“大姊,何藏之深也?”載至長樂宮,與俱謁太后,太后垂涕,女亦悲泣。
漢書●卷九十七上外戚傳第六十七上
文中因劇情需要,沒有安排劉徹出場。
最后提一下,現今史記中的孝武本紀,是后人截取《史記·封禪書》并在開頭補寫六十字而成,以補所缺的《史記·今上本紀》。這段文字記載了漢武帝即位后四十余年間的祭祀天地山川鬼神的活動,深刻地諷刺了武帝希冀鬼神賜福、追求長生不老的荒誕和愚昧。
孝文本紀記載了漢文帝在位二十三年間的種種仁政,贊頌了他寬厚仁愛、謙讓儉樸的品德,刻畫出一個完美賢圣的封建君主的形象。
孝景本紀以大事記的形式,簡略地記錄了漢景帝在位十六年間所發生的要事。雖然記載簡略,但從中仍可看出景帝在基本國策上對文帝的繼承和發展。
兩相對比,漢武帝真是暴沒有面子呀~~~^^bb功績沒被歸類總記錄,糗事卻被記成孝武本紀,可憐,摸摸~~~只怪你活的太久,而司馬遷活的太短~~~~
孝武本紀:偶好委屈啊~~~~衛將軍要幫偶做主啊~~~(撲過去扯住斗篷狂哭)
衛青:(黑線)偶蝦米都沒看見……(轉身走)
孝武本紀:等等,別走啊,衛將軍?衛將軍!衛——……可惡!沒骨氣的廢物!虧你還是個打仗的軍人!你還算是男人嗎?!(忽然被一腳踩。
霍去。焊伊R偶舅舅?偶踩死你!
大將軍為人仁善退讓,以和柔自媚于上,然天下未有稱也。
——《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第五十一》
翻譯:大將軍衛青的為人卻是仁愛善良,有退讓的精神,以寬和柔順取悅皇上,但是天下之人沒有稱贊他的。
以上
某卡叩首,于2004年5月9日《風起建章》嫣然之章修訂完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