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有很多人,他在意的是故事的結局,而不是走向這一結局的過程。
前段時間好久不見的朋友再相聚,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談論著彼此現在的生活。曾經很親的朋友用近乎嫉妒的語氣說著:
“你多成功啊!又是作家又在電視臺工作,上天實在是太眷顧你了,我怎么沒有這么好的運氣?”
我笑得有些僵硬,因為太久沒見,她不知道我一次性被退掉四十五萬字的稿子時臉色發青的慘狀;她不知道走這條寫作之路遇到坎坷時遭遇的冷嘲熱諷;她不知道我年夜飯的晚上通宵寫稿的辛苦;她不知道我年紀輕輕就已經備受肩肘炎之苦;她不知道因為言情小說作者這個身份我在求職路上遭遇的白眼;她不知道我因為工作太忙而錯過的愛……
那天聚會結束,豬豬接我回家的時候看出了我的不開心。我像個八十歲的老太太絮絮叨叨發著牢騷。他問我:“你覺得我拉琴的姿勢帥嗎?”
平心而論:“很帥!”
“可我拉了二十一年小提琴,跑調、打錯節拍、練到脖子充血……你不是也沒看到嘛!”
他的意思我明白,對他人,尤其是朋友不要太過苛刻。他訴說著那些我看到的成功背后的艱辛,卻引發了我寫這本音樂題材的小說。
寫這樣題材的作品,我不是第一個,漫畫《我為歌狂》,偶像劇《愛情白皮書》對音樂題材,對校園中的樂團都有所涉獵?赐耆,你是不是看到了我的定位——《東方不敗西方菜》跟那些流行體裁的切入點不同,剛從“澀世紀”里活過來的我,想要的其實是“即使我很菜,我依然不敗”的精神。
都說十六歲的花季,十七歲是雨季,以十八歲為起點開始的大學生活大概就是“澀世紀”吧!面對生活,我們顯得青澀卻真實。
細數這本書里的每個主角,他們都很“菜”,各自身上或多或少有著性格上的缺點,沒有一個接近完美,而他們所有的那些缺點卻又是身在大學校園里的我們所共有的。
自由讓我們變得懶散;自私地以為天底下所有人都該圍著我們旋轉;不付出努力就想獲得龐大的回報;面對愛我們有著太多主觀、不切實際的幻想;我們羨慕,甚至嫉妒別人的成功,可我們卻看不到成功背后付出的代價,只一心地想攀到高處。
于是摔倒、受傷再所難免。爬起來,我們依舊是成功的。
而我,這個看上去套著光環的我其實很平凡,我不成功,我是一只失敗的狗熊,曾經、現在、未來我都是一只狗熊,但我從不放棄做英雄的權利。